ZKX's LAB

隋炀帝杨广算不算昏君,让历史真相来告诉你

2020-09-04新闻12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夜,江都(扬州)城内,暗藏杀机。

那一夜,一个结束了四百年战乱分裂的大一统王朝敲响灭亡的警钟,隋朝帝国的命运也这一刻悄然结束了。

京杭大运河徐州港

说起来隋炀帝杨广,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后导致了本来强盛的隋王朝迅速灭亡了,看上去杨广似乎是一个昏庸透顶的人,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杨广。

杨广又叫杨英,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杨广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相貌俊美,得到了父母的宠爱。

在他刚刚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可谓是位高权重,而且当时杨广又有仁孝的名声,再加上相貌英俊,杨广成为了当时隋朝都城里面大家闺秀们的梦中情人。

他的父亲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就给他迎娶了梁国的公主萧氏(后为萧皇后),小夫妻也是琴瑟和谐,恩爱非常。

到了杨广20岁这一年,隋朝决定大举伐陈,起兵五十万,任命杨广为统帅,高颎、韩擒虎、贺若弼等等名将为将领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陈国,统一天下。

由于陈国皇帝陈叔宝昏庸无能,大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消灭了陈国,而且杨广命人把陈国的奸臣比如施文庆、沈客卿等人全部斩首,以儆效尤,得到了陈国百姓的热烈欢迎。

而且杨广非常体恤士卒,有一次杨广打猎的时候,碰巧下起了雨,于是随从就给杨广雨衣让杨广遮雨,杨广说:士兵们都在淋雨,难道就我自己需要遮雨吗?赶紧给我拿下去!此举深得士卒军心。

杨广做了皇帝之后,从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于是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了杨广时候,杨广又增加了进士科,形成了秀才、进士、明经三种形式的分科选才。

其中秀才科考试方略,进士科考试时务策,明经科则考试经术,而且杨广选拔人才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这个人的文才华丽,并且大大增加了考试选拔的人数,这大大的促进了选官制度的进步,为以后科举制度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当时的北方草原民族突厥,实力强大,但是对隋炀帝却是非常的敬仰和尊敬,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

大业三年杨广率军五十万去巡视草原,先派了长孙晟去突厥打前站,当时的启民可汗听说了之后,赶紧准备接待,用突厥最高规格的牙帐来表示自己的崇高敬意。

但是长孙晟觉得这样还不够,想立威一下,于是长孙晟看到了牙帐之外长满了青草,于是就到了牙帐外面,对启民可汗说这草真香啊!启民可汗一愣,草真香?赶紧弯腰去闻一闻,然后说,不香啊?长孙晟说,是不香,要亲自铲除杂草,表明恭敬之心,我还以为是专门留下来的香草呢?

启民可汗赶快请罪,并且亲自动手把草都砍光了,而且启民可汗又更进一步的想到了,大皇帝要来,但是草原道路太差了,甚至没有道路怎么办啊?

于是启民可汗下令修路,从榆林一直修到了牙帐,再修到了涿郡,一共修了一百步宽,三千里长的御道来接待隋炀帝。由此可见杨广在当时北方民族心目中的地位,比后来李世民的天可汗也是不遑多让。

杨广又下令开凿,引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开通了后世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大大的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运河之上商船往来,史书记载: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

而且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唐朝诗人皮日休还作诗称赞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称赞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可以比拟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

所以,“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隋炀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以至于有人开玩笑的说,如果隋炀帝在大业五年去世,那么隋炀帝也会被后人惋惜和怀念。

大业五年,为隋朝鼎盛时期,故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赞曰:“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隋唐#杨广#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