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发挥余热,传承国学!通山城乡活跃一批文化义工

2020-09-05新闻7

香城都市报讯(特约记者 徐大发 通讯员 方名俭)9月5日,湄港村留守孩程愉悦端着一张合影照入神地看着。这是他8月25日在通山县通羊镇湄港村姜家学校和一群孩子参加国学夏令营圆满结束时的合影照。今年暑期国学夏令营活动只是该县孝和传统文化协会举办文学义工活动的一个缩影。

10岁的程愉悦父亲不幸摔成植物人,长期卧病在床,靠母亲在外打工养家。自暑假参加国学夏令营后,他很是怀念那些日子。湄港村的这期国学夏令营从8月15日到25日结束,有留守儿童和其他家庭孩子18人参加,年龄从4岁到13岁,主要学习“弟子规”、礼仪、手语舞和书法知识,分别由张建航、张琼玲、陈丹、陈家友5位老师任教。学习都是免费参加,生活费用全部由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授课老师大都由退休教师授课,也吸收一些在职教师参加,还有一些退休的行政干部,只要愿意做文化义工,都广泛接纳参与。

通山县孝和传统文化协会成立于去年4月10日,去年暑期已办了2期国学夏令营,参训青少年儿童有60多人。今年受疫期影响只办了一期国学夏令营。目前,该协会已发展正式会员55人,协会微信群已有文化义工99人。他们每周星期六举办读书班,学习内容有弟子规、诸子之家格言、孝经、大学、论语等,也间以书法、音乐的学习。

早在2015年开始,该县就有一大批退休教师自发做文化义工,他们分别在圣庙、新城桥头、东城农广校、社区矫正局畈泥基地等地举办传统文化班,宣讲孝道文化、先贤文化等传统文化,先后共开展了12期文化讲座,听众达1200多人次。孝和传统文化协会会长陈新建认为,全县乡村各地的文化礼堂建成后,会员们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退休#书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