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红花岗区龙江村:产业扶助聚规模 蛋鸡养出富日子

2020-09-05新闻6

“这段时间玉米和豆粕的价格都偏高,但是鸡的价格比较低。”在这样的工作例会上,红花岗区龙江村蛋鸡养殖协会支部成员要带着饲料和鸡蛋市场价格、季节性饲养管理技术和养殖户反馈问题情况等信息“碰头”。

既是支部成员又是养殖大户,短暂的信息汇集后,他们还要深入到养殖户的蛋鸡圈舍中送服务。

“这个鸡粪不疏松,反应你的鸡有肠胃炎。”

“这一点我还没注意,有什么办法没有啊?”

听到自己养的蛋鸡有病症,脱贫户李乐祥紧张了起来。前两年,他用特惠贷贷来启动资金,修建了50平米的鸡舍,购入500羽鸡苗,在村里蛋鸡养殖协会的支持下涉足蛋鸡养殖。

技术有指导、储存有冰柜、销售有路子,蛋鸡养殖协会提供多重“护航”,李乐祥渐渐走稳了蛋鸡养殖的产业路,“以前才开始养殖很吃力,多亏协会帮忙哦!”

如今,依靠蛋鸡养殖的收入,李乐祥还清了特惠贷的无息贷款。鸡圈里存栏1200羽蛋鸡,每天产出鸡蛋800多个,日销售额约600元,一个月下来给他的家庭带来一大笔收入,所以他无比紧张这群蛋鸡的健康状况。

一同入户指导的曹炳明是龙江村蛋鸡养殖协会党支部的一员,通过分片区责任到人,他和其他3名支部成员在各自片区里随叫随到,响应养殖户的技术需求。早在2003年,曹炳明在同村养殖大户的蛋鸡场里务工,学习了一手养殖技术,自己买了500多羽鸡苗试养赚取了1000多元钱。

初试成功,曹炳明边向养殖大户“取经”边看书看视频钻研养殖,并补充鸡苗扩充养殖空间,养殖规模越上万羽。

2012年,曹炳明这一养殖“土专家”,加入村里成立的蛋鸡养殖协会,他把自己多年掌握的技术管理经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都分享到养殖户中去,扶助周边一批群众跟随他养蛋鸡,成为了“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施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的“先锋军”。

“我带动养蛋鸡的周边村民有16家,家家都是我手把手、一次次进鸡圈里带起来的,有的才起步的时候没有钱买包谷,我都会帮到垫钱,先让他们养起来看到效益。”曹炳明说,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经验分享给大家,担起带头致富的责任。

现在,曹炳明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一大家的劳动力都扑在了蛋鸡养殖上,鸡舍已经扩建到400多平米,蛋鸡存栏2万多羽,还建起了鸡蛋销售固定批发点,去年的养殖收入有40多万元。

曾经的平层住房变成了两层小楼,运输和出行有3辆车,还出资把产业路修到了院子里,曹炳明一家靠蛋鸡养殖早已踏上小康路。

近些年,龙江村将蛋鸡养殖专业协会及其党支部作为蛋鸡养殖产业的“火车头”,全额投入支持协会的服务工作开展,向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养殖发展条件,编制和指导实施无公害蛋鸡养殖管理的技术手册,同时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将组织活动与产业扶助结合,把养殖、储运和销售等各环节服务送到户,为全村蛋鸡养殖产业开路领路护路。

“通过专业合作协会,解决了之前村民养殖各自为阵、信息闭塞的问题,在规模和效益提升上都得到了效果。”龙江村两委委员、村蛋鸡协会党支部书记刘昌文介绍说,村里还从土地协调、动力电入户安装、冷藏设施配备等方面帮助养殖户发展。

目前全村蛋鸡养殖存栏量从2012年协会成立之初的13万羽增长至28万羽,带动养殖户48家,其中上万羽规模的养殖大户有11家,全村蛋鸡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

此外,龙江村正在选址设立养殖基地,引导养殖户在离人口较远、环境适宜的地点集中养殖,推行集约化、生态化养殖模式,妥善处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蛋鸡养殖产业规模再提升、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养殖基地中,我们要争取实现年养殖50万羽、年销售额要达到6000万、纯利润达1200万的目标,带动60户养殖户持续增收。”刘昌文说。(文/图 赵洋)

#蛋鸡#产业#规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