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四川新闻 | 特色小镇温江的“三医”之路

2020-09-05新闻7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20个精品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我省“成都温江三医研发小镇”位列其中。“三医”是指医药、医学、医疗,温江在这些方面探索出了哪些经验呢?

在位于成都温江的中医大 健康谷,眼下,国家中医智能装备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刚刚完成了中医穴位敏化仪器原型机的升级,实现了小型化、可穿戴、低功耗、无线传输等一系列技术突破,让人们在家里就能掌握自己身体的数据。

记者 沈宇波:在我手中的这个就是中医穴位敏化设备原型机 虽然看上去仍然有些粗糙 但却已经能够实现中医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 在分析处理后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开展疾病的中医诊疗

要造出这样的智能装备,需要医学、工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交叉,温江在2年前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企业,共同成立国家中医智能装备研究院,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温川飙: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就是要市场检验温江区政府提供的基地、政策,第一个解决的是学科交叉的问题、校企合作的问题,这两个加在一起,我们的成果转化的周期就提速了。

校企地协同,让温江的中医大健康谷诞生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截至目前,中医药上下游产业链上的108家企业已推动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咖啡、中草药牙膏等27项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签约金额突破2000万元。

从事眼科尖端药物研发的瑞沐生物,感受到的则是金融支持。这家2018年创于三医小镇的企业,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治疗眼底黄斑新型药物的中试阶段。而在企业最艰难的起步阶段,是温江注资参股的四川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为这家企业注入了1000万元。

成都瑞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庆:有了这个资金以后,我们团队也聚集了我们的实验室也建立起来了,整个的进展就非常快已经有国际上非常大的制药公司跟我们在联系。

注重金融服务,目前,温江出台了全省首个医养金融专项政策,组建起总规模80亿元的“1+4”大健康产业母子基金群,直接带动罗欣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远洋智慧医疗等7个产业化项目落地,投资超过115亿元。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创投机构的持续关注。

四川创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忠:我们聚焦在生物医药,特别是创新药和生物疫苗,温江的三医研发小镇整体的定位和它目前的发展速度我们作为国企投资机构来讲是非常认可的。

除了校企地协同、解决融资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也是三医小镇的大手笔。眼下,一个基因治疗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刚刚建成,基因药物的研发工作已经展开。未来,温江的相关医疗企业都可以用这个平台展开研发实验,省去一大笔钱。

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承红:比如按照300平米实验室算的话,至少能够节约2000至4000万,因为刚开始创业的企业或者是做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前期就是会遇到资金瓶颈。

借鉴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经验,“先建平台、再育产业”让温江在业界远近闻名。像基因治疗公共技术研发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小镇中已经建成6个,初步构建起一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

成都市温江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科科长 肖添馨: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建设中西部最大的临床研究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中西部最大的三医中试熟化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平台建设的实物呈现和功能发挥 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找医药研发服务到成都医学城”的品牌效应。

三医产业的培育壮大,让温江区在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仍实现了正增长。今年上半年,温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7.56亿元,同比增长3.2%。以三医研发小镇为核心的成都医学城,正在成为四川医药健康产业的一大高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