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京自贸区要怎么建、建在哪?专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北京要有所作为

2020-09-23新闻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慧敏|北京报道

9月21日,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分析,“新一批自贸区的推出,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安排,可以说考虑到了经济发展的一些实际需要,解决了一些迫切需要开放地区的需求,预计会起到明显的效果,至少对这些地区的扩大开放、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具体到北京自贸区,霍建国认为,“北京自贸区重点定位就是服务业开放,比如航空港,本身也是和服务业是一条线的,科技城的科技创新也是作为一个开放的高地来定位的,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城市,要具备高素质资源,通过高水平开放带动国际创新能力和资源的聚集。”

发挥服务贸易优势,打造北京自贸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68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科技创新片区31.85平方公里,国际商务服务片区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5.466平方公里),高端产业片区39.49平方公里。

《方案》指出,“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跨境金融等产业,打造临空经济创新引领示范区;高端产业片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

“北京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主要还是聚焦、围绕服务业布局,目前我国还是有很多领域在开放方面,现在还没有起步,希望北京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先行先试,因为它最具有条件,最可能在服务业开放方面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来。”霍建国表示。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具有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自贸试验区在有条件的区域最大限度放宽服务贸易准入限制。”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一个自贸区都会有创新的要求,此前的18个自贸区都是要求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突出这些自贸区的特色。北京自贸区应该说跟其他自贸区完全不一样,它的设立非常有意义。”

“北京是服务业大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80%。北京服务业领域里,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旅游业等服务业都比较发达,包括北京举办服贸会,都体现了北京在服务业领域是全国最有优势的,没有其他城市能够比得上。”陈耀谈到。

在陈耀看来,北京通过设立自贸区,进一步下大力气发展服务贸易具有带动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比如现在我们在中美贸易方面,我们的货物贸易是顺差,但其实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是逆差。中国未来要形成贸易的国际平衡,还是要靠结构调整,扩大服务贸易是个方向。所以需要由北京来做这个探索,探索出有自己特点的一些改革创新。”

打造京津冀协同开放的抓手

“现在新的国际环境,以及我们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北京要有所作为。我们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而这方面北京要走在前面,提供一些可复制的经验。”陈耀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

陈耀指出,“一方面,对双循环现在也有一些误解,是不是中国是内循环为主,是不是要关闭大门呢?现在是有这样一些外部的质疑。所以我们适时再推出新的自贸区,可能对外界来讲,能够更加宣示我们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另一方面,经历了疫情,各地经济都还比较困难,虽然今年中国经济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但是要实现今年全年的目标,还要有一些更实的举措来带动。这也是自贸区推出的一个背景。”陈耀谈到。

霍建国表示,“双循环本身还是要坚持对外开放,国内大循环是基础和前提,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后边这句才是目的和落脚点。所以,自贸区可以说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抓手。”

《方案》指出,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将自贸试验区打造为京津冀产业合作新平台,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推动形成统一开放市场。

陈耀认为,“河北、天津都有自贸区,北京如果没有自贸区,如何去协同,从更大范围看,上海自贸区两个片区,新的片区建设力度更大。而在北方,北京要有这样一个默契,引领带动京津冀地区、北方地区发展,而不能只是做减法。”

陈耀进一步谈到,“从京津冀的协同来讲,其他方面的协同比如说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包括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在内的产业协同等,这些方面的协同都有了,就是开放协同此前没有抓手。北京自贸区要成为京津冀开放协同的抓手,整体提升京津冀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

北京自贸区究竟设在哪?

《方案》中只公布了北京自贸区的面积、功能定位,并没有明确北京自贸区的具体位置所在。这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

霍建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估计这一重要信息很快就会披露出来。

此前,《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的实施方案》显示,北京数字贸易试验区将立足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朝阳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三大片区。

据霍建国分析,北京自贸区的范围跟上述数字贸易试验区的范围也是有可能有重合的。

他表示,“北京因为是以服务贸易为主,所以航空港应该是重点,比如天竺空港区可能会纳入自贸区范围,此外,昌平这边科技园跟海淀科技园合作的新区,会不会也纳入自贸区也不好说。还有亦庄高新区等,被纳入范围内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陈耀看来,北京城六区空间有限,自贸区估计主要还是会放在郊区多一点。

由此,陈耀也指出北京建设自贸区的一些制约因素,“自贸区企业集聚,城六区空间很有限,而郊区县现在整体产业也有一些限制,环境、产业配套可能还有点落后。”

此外,在陈耀看来,在北京自贸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数字经济目前统计口径还很宽泛,跟网络沾边的似乎都可以看作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此外,发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国际间涉及到数据安全的问题等也需要考虑。

“总的来看,北京建设自贸区大的问题并不突出,北京还是很有条件打造有特色的自贸区,下一步就是怎么去探索、建设。”陈耀表示。

附表:21个自贸区所在省市及设立时间

北京自贸区要怎么建、建在哪?专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北京要有所作为

责编:杨百会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北京#自贸区#双循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