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禅之所以没有被杀,其实就这四点原因

2020-09-24新闻7

刘禅之所以没有被杀,其实就这四点原因

公元263年,邓艾率领魏军偷渡阴平,降江油,战绵竹,兵临成都,蜀汉很快灭亡。最终,刘禅素服出城投降。受封“安乐公”,六十四岁终于洛阳。作为一国君主,按理来说应该是被斩草除根,那么刘禅为什么没有被杀呢?

第一、不杀降是当时的传统。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降将更是多如牛毛,并且很多都成为名将,比如张辽、徐晃等人都是如此。另外,对于投降的首领级人物,也是比较宽容的,比如刘表之子刘琮,投降之后也是受到礼遇,被任命为青州刺史,还有投降未反叛之前的张绣,曹操也是礼遇,甚至还让他带领原来的兵将。刘璋投降之后,刘备将其迁到公安,也是没有被杀。

在那个年代,不杀降或许是一种传统,与后来北宋统一之战,赵匡胤、赵光义杀死几乎所有割据政权的君主有很大差别。

刘禅之所以没有被杀,其实就这四点原因

第二、刘禅没有太大威胁。虽说三国演义中对于刘禅的描写,与史实有所出入,但是刘禅的确不是大有为的君主,不然蜀汉朝廷不会被陈祇和黄浩把持,搞的乌烟瘴气,所以,只要将刘禅迁出蜀中,脱离根据,刘禅就如同是一只待宰的羔羊。此间乐不思蜀或许就是最好的写照。

还记得康熙的皇十子胤娥吗?作为胤禩一伙的核心成员,在雍正登基之后,胤禩、胤禟不仅被削爵圈禁,还被改了名字,但是胤娥却没有,其中胤娥有点草包,没有太大威胁或许是重要原因。

刘禅之所以没有被杀,其实就这四点原因

第三、收拢蜀中地盘人心。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采用的是奇袭策略,虽然刘禅出城投降,但是蜀国势力并未受损,不仅主力部队仍然在姜维的带领之下在剑阁阻击钟会,就连地盘也绝大多数的控制在蜀汉地方官员的手中,魏国部队只是占领成都一隅。

对于益州来说,蜀汉政权虽然属于外来,但是经过数十年的经营,也积攒相当人脉,有一定的归属感。如果此时的刘禅被杀死,或者受到虐待,必将激起蜀汉人士的强烈反抗,得不偿失。

当然,曹魏此举也却十分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比如说镇守南中的蜀汉将领霍戈,在得知刘禅在洛阳受到礼遇之后,帅众归降,作为不毛之地的南中,当时诸葛亮也是费了不小力气,如果霍戈据守,随时可以袭取成都,真有可能成为祸患。另外,还有在防御孙吴一线的很多将领,当孙吴向趁机分一杯羹的时候,予以坚决抵抗,最终向曹魏投降,这都是优待刘禅的积极效果。

刘禅之所以没有被杀,其实就这四点原因

第四,对孙吴的示范作用。古代两军对战,有时我们会看到,士兵被敌方俘虏之后,并没有被杀死,反而好酒好肉一顿之后放回去,直接导致士兵失去对战的决心,战斗力急剧下降。优待刘禅,以及蜀汉原来的官员,也是一个道理,可以对尚存的孙吴政权有极好的示范作用,瓦解孙吴政权上下抵抗决心,无论是孙浩,或者是手底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了退路,使得统一之战来的更加容易。

所以,对于精明的司马昭来说,不仅没有杀死刘禅,反而优待,使其能够颐享天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禅#蜀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