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约翰 济慈十四行诗 济慈最重要的和成熟的诗歌形式是什么

2020-07-19知识7

约翰 济慈最短诗 十四行诗是最短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16/23/7147985_285969892.shtml每发网址,例行祈祷:保佑济慈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91.html济慈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早年学医,但热爱写诗,1816年11月弃医从文,1817年出版第一部。十四行诗是什么?约翰.济慈的代表作!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代表作《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关于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的赏析 我爱人赌咒说她浑身是忠实,我相信她(虽然明知她在撒谎),让她认为我是个无知的孩子,不懂得世间种种骗人的勾当。于是我就妄想她当我还年轻,虽然明知我盛年已一去不复返;她的油嘴滑舌我天真地信任:这样,纯朴的真话双方都隐瞒。但是为什么她不承认说假话?为什么我又不承认我已经衰老?爱的习惯是连信任也成欺诈,老年谈恋爱最怕把年龄提到。因此,我既欺骗她,她也欺骗我,咱俩的爱情就在欺骗中作乐。求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代表作..谢谢 约翰·济慈 姓名:约翰·济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795~1821 出生地:伦敦 国籍:英国 里程碑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他出生于伦敦,父亲是马厩的雇工领班。。济慈第一部诗集是什么,他的第十四行诗为什么 第一部诗集是诗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七十三首济慈 爱你不是我的错济慈最重要的和成熟的诗歌形式是什么 约翰·济慈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体现了济慈对大自然的强烈感受和热爱.其中他的颂歌一直被学术界所推崇,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什么是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又叫“商籁”诗 为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每行诗句11个音节,通常用抑扬格。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每行诗句有10个抑扬格音节。以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普希金创立的“奥涅金诗节”:每一诗节中包含十四个诗行,每一诗行中包含四个轻重格音步,每音步两个音节;这十四个诗行中,有的每行结尾为轻音者,谓之“阴韵”,9个音节(最后一个轻音音节不构成音步);有的每行结尾为重音者谓之“阳韵”,8个音节;阴阳韵变换的规律和诗行间押韵的规律之间又有严格的要求。约翰·济慈的墓志铭是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约翰·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扩展资料:约翰·济慈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在济慈青少年时期,他的父母便相继去世。他有三个弟弟(其中一个夭折)和一个妹妹,但那种过早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着济慈。在埃菲尔德学校(Enfield School),济慈接受了传统正规教育,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济慈受到师长克拉克(Charles Cowden Clarke)的鼓励。年轻的济慈非常钟爱维吉尔(Virgil),14岁时,他将维吉尔的拉丁语长诗《艾涅阿斯纪》(“Aeneid”)翻译成英语。1810年,济慈被送去当药剂师的学徒。五年后济慈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但没有一年,济慈便放弃了。

#读书#诗歌#彼得拉克#约翰·济慈#伦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