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古代最精密的历史骗局,此人布局3000年,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2020-07-19新闻11

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正义打到邪恶的著名佳话。公元前1046年,商朝的纣王整天胡作非为,过着骄奢淫逸的混乱生活,于是乎周武王姬发带着一群正义之师打败了无道的商军,并灭了殷商,自己建立了周代。除了很多史料记录了那段历史外,就连不少文学作品也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故事,比如古代的《封神演义》与今天的《封神榜》。

看过这2个作品的朋友都可清楚发现,纣王真心太过昏庸,整天不理朝政,就知道瞎掰。这位老兄整天就知道大搞“酒池肉林”、“裸体相扑”等行为艺术;为了讨好美人妲己,不惜敲碎过路百姓的脚,挖大臣的眼睛,滥用炮烙等酷刑。可以这么说,这个商代最后一位帝王就是个典型的反面君主教材,基本不干好事。

后来几乎各种皇帝都以纣王为耻,直到今天大家也非常不待见纣王。那么他真的如此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纣王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按太史公的《史记》所载,商纣王本名帝辛,从小聪明伶俐,机智好学。如果论文才,帝辛可谓才思敏捷,为人机敏;说武艺,纣王力量惊人,可空手与老虎这样的猛兽格斗。

再后来,这位帝王继承了王位后,非常热衷于对外扩张,降服了不少的小部落,同时也得罪了一些其他小邦。不过他最后在鹿台用一把大火结束了璀璨的一生却是事实。比较悲催的是,在大多数文献里,我们只能看到帝辛的胡作非为。关于他的政绩以及贡献几乎看不到。

仔细扒一扒历史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真相:3000多年前,周武王是第1个诋毁帝辛的人。史料记载,姬发曾批判纣王:听信女人的话,把朝堂弄得混乱不堪,非常下流,天下的罪恶行为几乎都在他身上体现了出来。但事实却不是像姬发所说的那样。商代是中国处于男女平等的时期,女性有发言权。

比如武丁王的贤后就曾是国家的女战神。而武王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在帝辛1人身上也有失公平。据史料所记,帝辛本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喾后代,而正因他出身高贵,所以殷商的国君都会叫做“帝某”,如帝喾、帝乙、帝辛等。而商纣只是周人对其的一种贬低的称呼。

因为周代的国主不是大邦之主,所以他们根本不敢称自己帝王,故他们只能以周文王、周武王来称呼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周得到了天下,为了不让自己太憋屈,因此故意叫帝辛为商纣,这么一来就使得自个儿和人家平起平坐了。看到没有,最早诋毁帝辛,最早把他叫做纣王的人都是3000多年前的武王姬发。

周本是商的对头,作为胜利者去诋毁前代君主,这都是历代新君的常规操作。也正因为周武王的这个精心布局,结果导致后来的《史记》、《尚书》、《封神演义》等各种文献或古籍都把帝辛写成了一无是处的商纣。这些也许都是受了周武王的“先入为主”思想所影响的结果了。

#先秦时代#名著典籍#商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