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防治大豆疫霉病? 大豆疫霉 樟疫霉

2020-09-30知识7

什么是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根腐病1995年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在我国局部发生,黑龙江省大豆产区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该病可造成种子、根、茎腐烂,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危害,使植株逐渐枯萎死亡,在感病品种上可造成25%~50%的损失,个别感病品种损失可达60%~75%或更多,甚至绝产。大豆疫霉可侵染任何生育阶段的大豆。在大豆出苗时在子叶和真叶基部发病形成褐色病斑,2~3天后褐色斑中间呈灰白色,后期病斑边缘呈褐红色水渍状,幼苗猝倒死亡。叶片水渍状,不退色。复叶期发病部位一般在茎基部1~4节间,褐色,叶片退绿变黄,不脱落呈“八”字形下垂。病斑继续向上部扩展,病部茎干枯死亡,呈黑褐色,有的表面着生白色霉状物。花荚期病斑出现在基部至12节间,有的分枝也发病。发病前期,病斑呈红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凹陷。病菌逐渐向上,向周围及茎内部侵染。发病中期,随着病情加重,病斑扩大,颜色变为浅褐色,病菌由表皮向髓部侵染,髓部呈水渍状。发病后期,病斑长度约在4~18厘米之间,茎部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变色坏死,植株叶片变黄下垂,整个植株萎蔫,节间发病的叶柄脱落。鼓粒期发病时,病部有明显的不规则黑褐色小斑,有些豆荚也感。

大豆疫霉根腐病与大豆镰刀菌根腐病症状有区别吗 的确,我们的豆子不知怎么的今年根好像特别容易烂,后来请教了农科所的才说可能是因为重茬又用了生鸡粪等肥料造成,后来他们给我用了一款好叫秉泽土传病杀菌剂直接喷洒灌根才控制住了,不然我可损失惨重了。

如何对豆疫霉根腐病药剂防治? 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恶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均 具有防效好,成本低,操作。

大豆豆叶褶皱,发黄,长势不旺 缺水、还有可能生病了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是什么呢?

什么是大豆疫霉根腐病? 该病的病原菌为大豆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产 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厚壁,单生在藏卵器内,卵孢子发芽长 出芽管,形成菌丝体或胞囊,胞囊无乳头状突起。大豆各。

如何防治大豆疫霉病? 防治大豆疫霉病的方法:(1)化学防治。①用种子量0.3%~0.38%(有效成 分)的58%甲霜灵锰锌、70%百德富锰锌、64%嗯霜?锰锌 或72%双脲?猛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②在大豆花期 。

大豆疫霉根腐病指的是怎样的呢? 症状大豆各生育时期均可发病。出苗前染病引起种子腐 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成株染病莲基部变褐腐烂,病部环绕茎蔓延至第10节,下部叶 。

关于大豆疫霉的综述 大豆疫霉开放分类:根腐病 大豆 疫霉 病害 检疫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 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出苗前染病 引起种子腐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 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成株染病 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环绕茎蔓延至第10节,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上部叶片褪绿,造成植株萎蔫,凋萎叶片悬挂在植株上。病根变成褐色,侧根、支根腐烂。病原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 Kuan&Erwin 称大雄疫霉大豆专化型,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壁厚,单生在藏卵器里。雄器侧生。卵孢子发芽长出芽管,形成菌丝或孢囊。孢囊无乳状突起,萌发后形成游动孢子或直接萌发生出芽管。形成游动孢子适温15℃,最低5℃,孢子囊直接萌发适温25℃。卵孢子在水中4天后萌发,每天埯光照2小时以上。24-27℃卵孢子萌发率高达78%,15℃或30℃萌发率只有8%-9%。该菌已划分出24个生理小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带有病菌的土粒被风雨吹或溅到大豆上能引致初侵染,积水土中的游动孢子遇上大豆根以后,先形成休止孢子,后萌发侵入,产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蔓延,形成球状或指状吸器汲取营养,同时还可形成大量卵。

#孢子#根腐病#大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