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2020-07-16知识6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主要有:(1)检验打点计时器是否完好(2)先打点,后放小车 (3)加速度大小适中注:平衡摩擦力 和 m是不必要的∵摩擦力不平衡 m不照样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有个确定的a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学 如果是匀加速:则(v2-v1)/(t2-t1)=dv/dt=a=常数。现在是匀变速,也就是(a2-a1)/(t2-t1)=da/dt=d(dv/dt)/dt=常数。所以也就是二次导数的关系 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速度公式:V2=V1+at 位移时间公式:s=(v1+v2)*t/2=v1*t+at^2,可从v-t图进行直观的理解,面积代表位移;位移速度公式:2as=v2^2-v1^2 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这三个公式就OK了!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步骤, 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传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在重复实验三次. 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标明记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相邻记数点间的距离,并把结果填入表中.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最后求其平均值.还可用图像发求加速度:求出各点的即时速度,做出v-t图像,求出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的大一,以能在纸带上长约为50㎝的范围内清楚的取7~8个计数点为宜. 2、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打完点后及时断开电源. 3、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的点清楚. 4、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每5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 ... 高中物理实验梳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实验梳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根据第二讲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点的归纳,现在我们从时间开始更深一步的了解这些知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加速度的公式 加速度: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a=(v1-v2)/(t1-t2)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 第一式;v=v0+at 最好是从a的定2113义去理解—单5261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4102量!物体原来的速度是:V0,匀变速运动的加1653速度为a,也就是每秒速度的变化量,那么t秒后速度的变化量是:at。原来速度加上变化了的速度就是后来的速度,所以:v=v0+at 第二式:x=v0t+(1/2)at^2 教材上是通过图形法(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来推导的!我就不再重复了。现从理论上分析一下:位移=平均速度*时间初始速度为v0 t秒时的速度v=v0+at 所以平均速度v'=(v0+v)/2 所以位移=平均速度*时间 x=(v0+v)/2*t=(v0+v0+at)/2*t x=v0t+(1/2)at^2 扩展资料: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同号),则是加速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则是减速运动。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加速度始终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的两过程。它是初速度为(不等于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运动过程中上升和下落两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只受重力作用且受力方向与初... 各位资深的物理老师,给份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课稿和教案!!!!江湖救急,谢谢各位同仁!~!! 好多年以前的教案,可能已不合时宜,如需要留个E-mail.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v=v0+at。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计算:1、由于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0,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2、v0为开始计时时刻的速度,v是经过t后的瞬时速度。3、规定正方向,用正负号代入,由于v、v0、a都是矢量,故在运算时要规定正方向,确定各物理量的正负号之后再代入公式,一般以v0为正方向,匀加a>0,匀减a0,说明与v0同向,v,说明与v0反向解题时要画运动过程示意图,要在图上标出正方向与各物理量的符号及方向。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教科版必修1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ali2018 学 习 目 标|知 识 脉 络(教师用书独具)| 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推导方法.|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重点)|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会用公式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26534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难点)|一、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公式:v-v=2ax;若v0=0则v=2ax. 2.推导: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x=v0t+at2 由以上两式可得:v-v=2ax.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 1.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1)公式:v=. (2)推导: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x的初、末速度分别是v0和vt,加速度为a,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则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式,对前一半位移:v2-v=2a·,对后一半位移v-v2=2a·,即v2-v=v-v2,所以v=. 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比例关系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2)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

#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