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税按什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什么来计算的?

2020-10-07知识7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什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税按什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什么来计算的?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什么计算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2113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5261一纳税年度4102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1653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新个人所得税法将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四项所得(以下简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本次修法对于居民个人取得的四项所得实行按年综合征收,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为工资薪金收入、劳务报酬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等各项收入扣除相应费用及扣除项目后才为所得概念。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税按什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什么来计算的?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指什么 新的个人2113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5261税的综合所得指工资、4102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1653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税按什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什么来计算的?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什么来计算的? 个人所得税是依据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进行计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

【个人所得税】新个税法中的个税综合所得包括哪些?分别怎么计算这些个税? 新个税法中的个税综合所得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居民个人)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注:① 三险一金包括个人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②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③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例如:小李2019年的每月工资10000元,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800元,专项附加扣除合计2000元,其他扣除200元。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800-2000-200=2000应纳税额=2000*3%-0=60元工资薪金所得(非居民个人)按月或按次直接扣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额-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例如:小王是非居民,2019年的每月工资1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12000-5000=7000应纳税额=7000*10%-210=490元有关其它个税问题你也可以去gongzh【个人所得税】进行咨询。2、劳务报酬所得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应。

个人所得税是按月计算还是按年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纳税#个税#应纳税所得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