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球上有哪些罕见的自然奇观? 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描述

2020-10-10知识7

黑云母石英片岩的详细描述 岩石新鲜呈灰黑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其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55~60%,黑云母30~35%,长石5~10%及少量其它矿物组成。石英呈半透明状,呈它形粒状,粒径多为0.2~0.5mm;黑云母呈褐黑色,鳞片状,片径多为1~3mm,呈较连续的平行排列;长石呈乳白色,呈它形粒状,粒径多为0.5~1mm;石英、长石平行排列于黑云母之间。岩石片理明显。

地球上有哪些罕见的自然奇观? 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描述

地球上有哪些罕见的自然奇观? 2018.1.6更新分割线-…

地球上有哪些罕见的自然奇观? 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描述

云母片岩的描述 岩性描述与化学成分云母片岩有明显的片理(schistosity),主要由云母类等片状矿物平行排列而形成,片理常呈波浪状的弯曲构造,颜色受所含云母主要种类影响。。

地球上有哪些罕见的自然奇观? 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描述

古元古代岩石地层

地层单元解译划分采用影像构造-地层和影像岩石-地层两种方案。(一)影像构造-地层单位1.阿尔金岩群(AR-PT ae)出露在阿尔金断裂以北,总体呈北东东向带状展布。影像特征为爪状影纹。根据影像特征差异可划分出三个岩组(彩图6-2)。(1)阿尔金岩群第一岩组(AR-PT ae1)分布于亚家普至曼达勒克山一线,呈近东西向展布。岩性为灰、浅灰色方解黑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白云质大理岩透镜体和黑云斜长变粒岩。在 TM图像上呈黄绿、褐黄间褐红色调;在 ETM融合图像上呈褐红间灰、灰蓝色调;在 CBERS-1图像上呈灰黑间灰黄色调。中高山、强烈切割地貌,条带状、爪状影纹,发育平行状冲沟,中等树枝状水系。(2)阿尔金岩群第二岩组(AR-PT ae2)分布于吐格曼萨依上游一带。岩性为灰、浅灰色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黑云石英片岩。在 TM图像上浅黄绿、灰黄色调;在 ETM融合图像上呈褐红间灰白色调;在 CBERS-1图像上呈灰黄色调。在遥感影像上呈中高山、强烈切割地貌,尖棱状山脊,大块状、爪状影纹,中等似树枝状水系。(3)阿尔金岩群第三岩组(AR-PT ae3)分布于阔实一带。岩性为灰黑色黑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在TM。

古元古代泛大洋盆地 在现有文献资料中,对古元古代地层的认识显得比较混乱。在由新疆地矿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刘振涛等(1998)完成的1:50000 班迪尔幅和下拉夫迭幅地质调查报告中,将一套中级变质相(角闪岩相)变质岩厘定为长城系赛图拉群,并再以在五古力牙特一带斜长角闪片岩(变基性火山岩)中获得的锆石Pb-Pb法同位素年龄值(1742±35)Ma为依据确定了长城系的存在,另从侵位其中的变质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438Ma得到佐证。但在此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4)完成的1:250000塔什库尔干幅将该部分地层归属于奥陶-志留系,但未能列出时代变更的确切依据。西南科技大学(2008)在恰尔隆一带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对这套变质地层进行了剖面研究,发现有两期变质作用叠加,且S1面理大多被置换变形,原始的岩石地层层序很难恢复,故按非史密斯地层思路,将该地层定名为长城系赛图拉岩群。本研究另在阿克陶县库斯拉甫南西的阿孜巴勒迪尔变质花岗岩中采集锆石样品,用U-Pb-Th综合法获1519.86~1391.1 a趋势值年龄,亦佐证长城系存在的最大可能性。现以塔什库尔干库科西力克实测地质剖面为基础,将长城系赛图拉岩群划分出下、中、上三个非正式岩组地层单位(图1-2),其。

元古宙地层 (1)古元古代地层出露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粉子山群主要分布于胶北隆起区,其岩性稳定,连续性好,组间接触关系较明确。荆山群主要出露于胶莱盆地边缘及东部地区,多零散分布,连续性较差,呈包体出露。荆山群与粉子山群关系为同时同相异地关系(王沛成,1995;于志臣,1999;杨国福等,2000),是元古宙早中期不同盆地的沉积产物。两套地层是本区石墨矿、菱镁矿、滑石矿、大理石板材、蓝晶石、透辉石、玻璃用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的赋存层位。荆山群(Pt1J):主要分布于胶北地区的莱阳荆山、旌旗山,海阳晶山,牟平祥山,以及文登臧格庄,荣成马草夼、北窑东山等地。为一套高铝片岩、变粒岩、透辉岩、大理岩和石墨岩系等岩石组合构成的孔兹岩系(王世进等,2009),总体呈北东向的带状展布,糜棱岩化作用明显。在东部地区呈大小不等的包体形式存在,一般显示角闪岩相变质。岩性包括石榴矽线黑云片岩、大理岩、石墨透辉变粒岩、透辉岩、石墨片麻岩、长石石英岩、黑云变粒岩、麻粒岩等。原岩为浅海环境下以陆源物质为主的泥质-泥砂质-碎屑岩-钙镁硅酸盐质-碳酸盐质沉积岩,角闪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变质。总厚1977~2856m。自下而上划分为禄格庄组(Pt1 ι)、野。

泰山群的组成和岩性特征 济阳坳陷在陈家庄凸起、平方王潜山、石村断层上升盘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之下及义和庄凸起、桩西潜山的寒武系之下均钻遇太古宇泰山群,周缘的埕宁隆起、埕北低凸起也在古近系和新近系之下钻遇该套地层。泰山群为巨厚的片麻岩和角闪岩系列。泰山群分布于济阳坳陷和其南侧的鲁西隆起区,属于结晶基底。在鲁西隆起区内,泰山群分布广泛,出露全,研究程度较高,厚4425~16837m,泰山、鲁山、徂徕山、新甫山、蒙山和四海山等都由它构成。主体岩石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居多,次为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岩石化学成分总体具有花岗岩的特征。沉积建造序列大致下部是泥砂质细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中部为基性火山岩夹少量泥砂质碎屑岩建造,上部为泥砂质细碎屑岩夹少量基性火山细碎屑岩建造。不见碳酸盐岩建造和典型石英岩建造。泰山群普遍遭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属角闪岩相,经受了强烈的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根据同位素年龄数值分析,认为区域变质作用的终止年龄距今约24.5亿年以前,地层生成更老,归太古宙无疑。混合岩化作用有两期:以钾交代为主的一期距今约(22.5±0.5)亿年,以钠交代为主的另一期距今约(20±0.5)亿年。根据岩石组合可将泰山群。

元古宇、前震旦系 宁多群(Pt2~3N):分布于江达和察雅-昌都地层区,为一套中深变质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及混合岩。原岩为一套泥砂质岩、中基性火山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下部同位素年龄值为1820~1780 Ma(U-Pb法)、1594 Ma(Sm-Nd法),总厚度大于3310.22 m。草曲群(Pt3C):分布于察雅-昌都地层区,为一套中、浅变质的岩石地层。其岩性组合为:上部为绢云绿泥片岩、白云石英片岩;中下部变质砾岩、石英片岩、千枚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夹变质橄榄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同位素年龄值为876~999 Ma(U-Pb法),与青白口纪相当,与宁多群未见接触,厚度大于3521.03 m。表2-1 西藏自治区藏东地区岩石地层单位序列表续表吉塘群(AnZJt):分布于丁青-吉塘地层区内。上部为云母钠长片岩、变砂岩、石英岩、板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绿泥钠长片岩、变玄武岩;下部为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夹变粒岩,角闪片岩、混合岩等。上部岩石同位素年龄值757.1 Ma(Rb-Sr法),下部角闪片岩年龄值1800~2300 Ma(Sm-Nd法),其时代属前震旦纪。总。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地层划分#石英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