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拉动式供应链模式 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2020-10-11知识5

拉动式与推动时供应链管理的适应环境与与异同 首先说推动2113式供应链吧,典型特征5261,先生产后销售,由生产推动销售业绩。4102这种供应链模式比较传统,尤其是通货1653紧缩或者供不应求时期,企业根本不用担心生产的产品出现积压,往往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这种模式大量生产(比如在产品的成长期阶段,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很高的预测能力,对市场的把握性要高,一旦市场出现饱和,或者其他情况,马上调整战略否则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否则容易占用大量企业资金造成亏损。再说拉动式供应链,与前者相反,典型的订单生产模式,有需求才生产。可以说这种供应链模式比较适用现代经济,尤其在金融危机下,市场并不怎么景气,没有订单而盲目生产,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对于这种模式,个人感觉大多数环境都可以适用吧,首先这种模式并不是说企业不需要库存,零库存只是一种理想,很多情况下,预备一定的安全库存更是这种模式的保障。这种模式对于企业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需求,所以企业的业务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毕竟送上门的馅饼谁都想要,但是馅饼不多,抢得人太多。

拉动式供应链模式 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什么是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他们的优缺点分别有那些。 我来推式供2113应链是以制造商为核心,5261产品生产建立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4102并在客户订货前进行生产,产品生产出1653来后从分销商逐级推向顾客。顾客处于被动接受的末端。一般来说,制造商利用从零售商仓库接到的订单来预测顾客需求。推动式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很低,但提前期较长,按库存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拉式供应链是指消费者导向或需求导向由消费者购买产品后,经由销售时点情报的数据收集,启动供应链零售店经由EDI向物流中心产生自动补货要求。物流中心经由EDI向制造商产生自动补货要求。制造商再快速自动或生产,并经由EDI事先寄货通知给零售店。物流中心采取越库作业,减少入库时间,以使货物很快送达零售店。“推”的优点不但在于有计划的为一个目标需求量提供平均成本最低、最有效率的产出,而且可以用现货品的实时提供把握商机创造利润;其缺点则在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而未能销货时,推的越多,库存积压的风险就越大。“拉”的优点在于其具有为顾客提供量身订制的产品与服务;其缺点则在于响应客制化需求的成本较高

拉动式供应链模式 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拉动式供应链的定义 拉动式供应链2113是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5261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4102动的。生1653产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的。在拉动式供应链模式中,需求不确定性很高,周期较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整个供应链要求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拉动式供应链模式 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简述拉式供应链模式 拉动式供应链是2113整个供应链的驱5261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4102是受需求驱动的。生产1653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的。在拉动式供应链模式中,需求不确定性很高,周期较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整个供应链要求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拉动式供应链与推动式供应链有何区别 供应链的所有流程可以分成两大类:牵引式和推动式(图5)。在推动式中,产品的生产根据预测,并在客户订货前进行生产。推动式流程的不确定性很低,但提百前期较长,按库存生产是主要的生度产方式。在牵引式中,产品的生产受客户的需求触发,这种流程的需求不确定性很高,周期较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牵引式和推动式在设计供应链中很重要。供应链的首要目回的是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据客户的需要按照恰当的时间将恰当数量的产品送到恰当的地点;第二个目的是生产能力的问题,牵引式要求灵活的生产能力。供答应链的基本运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供应链,一种是拉动式供应链

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拉动式供应链的优点 在拉动式供2113应链中,生产和分销是5261由需求驱动的,这样生产和分销就能与真正4102的顾客需求而不是预1653测需求相协调。在一个真正的拉动式供应链中,企业不需要持有太多库存,只需要对订单做出反应。拉动式供应链有以下优点:①通过更好地预测零售商订单的到达情况,可以缩短提前期。②由于提前期缩短,零售商的库存可以相应减少。③由于提前期缩短,系统的变动性减小,尤其是制造商面临的变动性变小了。④由于变动性减小,制造商的库存水平将降低。⑤在一个拉动型的供应链中,系统的库存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当然拉动供应链也有缺陷。最突出的表现是由于拉动系统不可能提前较长一段时间做计划,因而生产和运输的规模优势也难以体现。推动式供应链以生产商为核心,以需求预测为基础并在客户订货前进行运作,产品出厂后通过分销商逐级推向终端需求客户。分销商和零售商一般处于被动地位,供应链各节点间的整体协调程度比较低,但产品的生产供给或库存水平一般较高,通常依靠这种较高的生产供给量或库存水平应付市场需求的变动。由于供应链上的产品供给水平较高,使这种模式对需求变动的响应速度和柔性变得相对较差。区别:基于需求驱动。

#拉动式生产#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系统#库存周期#产品需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