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条件 《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几种?

2020-10-11知识30

监护人可以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吗 不可以。根据《中华人2113民共5261和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第十八4102条 监护人应当履1653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扩展资料监护人主要具有以下权利: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4、有权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5、有权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监护人依法行使监护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参考资料来源:。

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条件 《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几种?

《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几种? 1、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3、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监护人辞去监护。5、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

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条件 《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几种?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条件是()。A.征得被监护人同意 B. 参考答案:B解析:[考点]监护人的职责 根据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该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

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条件 《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几种?

监护人能否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监护人有哪些义务,在本篇介绍了关于:【监护人能否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监护人有哪些义务】,并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常识,希望对此问题有疑问的朋友。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条件是()。A.征得被监护人的同意B.为了被监 正确答案:BB[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8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

合法监护人的范围有哪些 合法监护人的范围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等这些。

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除非是征得被监护人的同意,或者是被监护人发生重大疾病,其它情况是不能侵犯被。

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未成年人的财产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一些行为受到限制,所以监护人需要代为管理,那么,监护人有权处理未成年人的财产么?。

监护人有权继承被监护人的遗产吗? 监护人有权继承被监护人的遗产,但是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依据《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可以处理被监护人财产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八条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

#民法总则#监护人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