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昭平水文站水位 漓江的源头是哪里?

2020-10-13知识11

漓江的干流概况 漓江,珠江水系西江(珠江上游干流)的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历史上对漓江的发源地,有三种说法:(一)《水经注》称:“漓水亦出阳海山”,“湘漓同源,分为二分,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称:“湘漓二水,皆出灵川之海阳,行百里,分南北而下。北曰湘…,南曰漓,…”。(二)清·乾隆五至八年任兴安知县的黄海则说,漓水发源于县南之双女井。(三)唐兆民在《灵渠文献粹编》的《引言》中说:“…离水(漓水),实际上就是源出今兴安县西的严冈,上游称源江、中段称石龙江、下游称清水河、水流三十多里的一条溪河,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澪水(零水)”。“可知澪(零)水即是离(漓)水”。各说所指均系灵渠的水源,并非今天的漓江。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在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

昭平水文站水位 漓江的源头是哪里?

岩溶水文地质与旱涝灾害 本节以广西为例,讨论岩溶区的洪涝和干旱问题及其与水文地质结构的关系。广西地处东亚季风区,地域性降雨量分布和季节性降雨量分配都不均,冬半年易旱,夏半年易涝,夏季虽属雨季,夏旱也时有发生,旱涝交替出现。这与岩溶区复杂多样的地表、地下双层结构关系密切。4.4.1 广西旱涝灾害概况4.4.1.1 岩溶洪涝历史概况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岩溶区之一,地表岩溶峰林地貌景观发育,地形复杂多样,地下是复杂的岩溶洞穴系统,包括地下河洞穴系统。广西86个市县中,有78个市县分布有碳酸盐岩(包括覆盖型),占广西市县数的93.03%,其中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于30%的岩溶市县45个,占广西市县数的63.95%,这些岩溶市县均有岩溶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有的县年年发生旱涝灾害。就广西全区而言,在历史上就有洪涝灾害或水灾的记载。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两大类地区,一类是大中型河流的沿岸地区,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二类是岩溶地貌区,尤其是峰丛洼地区。前者一般称为沿江易涝区,后者称为岩溶内涝区。对于岩溶内涝,1950年以前很少有记载,之后才有一些零星记载,但多数仍以洪涝灾害的形式而记载。据调查,沿江沿河发生洪涝灾害时,岩溶山区亦同时发生内涝灾害,而岩溶山区内涝。

昭平水文站水位 漓江的源头是哪里?

漓江全长多少公里途中有几个县或镇 一、漓2113江段全长164公里。漓江发源于5261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4102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1653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二、漓江流经的县城和镇主要有:1、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接小溶江后出境。2、灵川县境在小溶江村进入境。漓江境内流域面积2173.29平方公里。全长45公里,分两段:上段长33.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60米。自小溶江村起,流经峡背、岩头、三街、富丘渡、渡头、双潭、崔家圩、三岔尾;先后纳白云江、潞江、淦江、瀑布水、三百源、甘棠江诸水,沿下秦至大面圩流入桂林市。下段11.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220米,均卵石夹沙泥河底。自大圩镇上力脚村再人县境,经敢兴、大圩镇至南村,纳黄沙河、涧沙河、潮田河3水,南流至清水潭受古东水,出桂林市郊、下阳朔县。3、桂林市区漓江在灵川县秦家进入桂林市区,由北向南穿过城区,汇桃花江后至斗鸡山折向南流,。

昭平水文站水位 漓江的源头是哪里?

西江的水系组成 西江水系水文特征值统计表河流名称级别 长度(千米)代表站名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平均径流深度(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亿立方米)西江 干 1867。

漓江的源头是哪里? 漓江,珠江水系西江(珠江上游干流)的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在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古代水文认为:灵渠为漓江的上源),接小溶江后出境。在灵川县境,在小溶江村进入境。漓江境内流域面积2173.29平方公里。全长45公里,分两段:上段长33.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60米。自小溶江村起,流经峡背、岩头、三街、富丘渡、渡头、双潭、崔家圩、三岔尾;先后纳白云江、潞江、淦江、瀑布水、三百源、甘棠江诸水,沿下秦至大面圩流入桂林市。下段11.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220米,均卵石夹沙泥河底。自大圩镇上力脚村再人县境,经敢兴、大圩镇至南村,纳黄沙河、涧沙河、潮田河3水,南流至清水潭受古东水,出桂林市郊、下阳朔县。在桂林市区,漓江在灵川县秦家。

西江的水系组成 西江水系水文特征值统计表河流名称级别长度(千米)代表站名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平均径流深度(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亿立方米)西江干1867梧州。

漓江全长多少公里途中有几个县或镇 漓江全长多少公里途中有几个县或镇 一、漓江段全长164公里。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

漓江长()米宽()米 漓江,珠2113江水系西江(珠江上游干流)5261的支流桂江上游4102河段的通称,位1653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在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古代水文认为:灵渠为漓江的上源),接小溶江后出境。在灵川县境,在小溶江村进入境。漓江境内流域面积2173.29平方公里。全长45公里,分两段:上段长33.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60米。自小溶江村起,流经峡背、岩头、三街、富丘渡、渡头、双潭、崔家圩、三岔尾;先后纳白云江、潞江、淦江、瀑布水、三百源、甘棠江诸水,沿下秦至大面圩流入桂林市。下段11.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220米,均卵石夹沙泥河底。自大圩镇上力脚村再人县境,经敢兴、大圩镇至南村,纳黄沙河、涧沙河、潮田河3水,南流至清水潭受古东水,出桂林市郊、下阳朔县。在。

#平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