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境由心造的例子 佛说:物由心转,境由心造,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能描述一下吗?

2020-10-13知识4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第一句指: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不要轻信一切事情都是上天决定好的,要相信人的力量。第二句指:人应该有豁达宽广的心胸,自己的感受和处境是由自己内心的想法所构造出来的,不要过于激进,稍微放松点心胸开阔点,所面临的处境会豁然开朗的

境由心造的例子 佛说:物由心转,境由心造,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能描述一下吗?

一个人,钱不多也可以活得很精彩,关键看你的内涵。对么? 是这样的。钱确实可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不可否认,但钱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因素,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相由心生,境由心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吧,当你心情好的气候,是不是看天格外蓝,树格外绿,花格外美,其实天啊树啊花啊都没有变,是自己的心变了,所以感受就变了。一个人内心变好了,内涵提高了,你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也就好了,别人看你也觉得好了,这些都好了,生活能不精彩吗?总之,一切在自己,让钱决定你的生活是否精彩就太狭隘了。

境由心造的例子 佛说:物由心转,境由心造,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能描述一下吗?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帮我举一个例子

境由心造的例子 佛说:物由心转,境由心造,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能描述一下吗?

境由心生说的是一种什么心态? 境由心生有不同的解释。从唯识宗究竟的观点来说,万法都是心的显现,也就是一切都是由自心(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和习气成熟以后显现在识面前,真正的外境并不存在。比喻:晚上做梦时显现在梦心前的山河大地、人物景象等一切,醒来后一丝一毫都不存在,但是在做梦时却真真切切的存在。这一切的显现唯一是梦心无而现~就是本来没有,仅仅是梦心的种子习气成熟而现起了一切景象。有的人会说,怎么可能一样?醒着的时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而且渴了喝水能够起到解渴的作用。回答:在做梦的时候如果口渴,喝水一样可以解渴。而且,在做梦时,一切的显现同样是真真切切的存在。二者没有任何差别。一般会通过10个方面的辩论来说明醒觉和做梦完全相同,从而建立外境并不存在,仅仅是心的一种幻现。如果感兴趣,以后有时间可以详细开演。还有一种观点,这是唯识宗暂时的安立,心理学也同样持这个观点。就是你看到什么样外境,完全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学心理学的最爱举的例子就是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一次,佛印禅师问苏东坡禅师自己像什么,苏东坡回答说象坨屎。然后,苏东坡反问禅师看自己象什么,禅师回答象尊佛。苏东坡回家以后就洋洋得意,苏小妹见后问其。

佛说:物由心转,境由心造,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能描述一下吗? 平常人,心由境转,永不自由,不能自已;真行者,心能转境,永远自在,自己作主!

你很亲的人去世了,你会害怕他们的尸体吗? 我认为这个没必要害怕,因为一个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人的肉体,肉体只有体积大小之分;二是人的魄力,魄力就是力气力量,力气大小有别,但都依托在肉体之上,肉体失去生命力后,魄力也随之消散;三是人的灵魂,这个不像前两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灵魂是个隐形的东西,但是灵魂的生命力会比肉体和魄力更强大更持久,甚至是人死后多年依然存在,一个强大的灵魂不但不会消逝,而且还有可能依附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俗称“转世”!这里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灵魂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狼会吃人,其实在人遇到狼后,不是每个人都打不过狼,只是狼的眼睛很特殊很害怕,人如果此时和狼对视,人的魂就会被狼(眼睛)吓飞,人就成了一个不完整也缺乏指挥力的人,徒留肉体和力气也无济于事。现在言归正传,亲人去世后,大可不必害怕亲人的尸体,因为他(她)只是失去了肉体的生命力和魄力,而灵魂依在,这也是在人死后,亲人要放声大哭的原因,通过哭声告诉灵魂:“你”的去世,“我们”都很伤心难过!所以说怕是不应该有的一种感觉!相反应该更亲近一些,毕竟“他(她)”的灵魂还在家里,总比一个舍弃家庭,从而远走他乡的亲人更切实际一些,也更为不舍一些,之前的感情也会胜过舍弃家庭的亲人。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是这样的吗? 是的,当你心情愉悦,心存善念的时候,就会相貌祥和,面容和善,无论美丑,都会和蔼可亲,让人喜欢,给人愉悦。当你心生怨恨的时候,肯定是愁眉苦脸,让人看着不愉快。所以相有心生。当你开心的时候,看什么都是美的,都是充满诗意的。世界都在对你笑,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你愁闷的时候,绽放的花朵 都像在嘲笑你。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活的才会有滋有味。对任何事都要乐观,没有过不去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东坡#王国维#文化#鸡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