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视频监控接入层怎么连接汇聚层

2020-07-16知识8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交换机的选择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交换机的选择,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经常有客户反馈画面延时、卡顿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交换机的配置不够合理视频监控系统连接大全 1-8个点小型工程 1-8个点的小型工程,可以直接采用普通百兆交换机实现网络环境搭建。例如采用200万像素IPC,码流以6Mbps计算,8台摄像机占用带宽为8*6=48M,而百兆交换机摄像机的视频监控系统如何选择交换机? 回答本行业问题,摄像机的监控系统如何选择交换机?交换机是监控网络的核心传输设备,需要传输大量的视频数据流,这就要求交换机具有稳定转发数据的能力,简单的介绍一下。一、接入层交换机如何选择接入层的交换机通常需要考虑摄像头的码流,在码率计算时,通常是需要将主码流与子码流加起来进行计算。以H.265编码摄像头为例,130W像素≈2.5M,200W像素≈4.5M,300W像素≈6.5M,如果交换机上联接口承载的数据量大于70M,则这个端口就需要是千兆端口,也就是选择千兆交换机或者千兆上联交换机。带宽大小=(子码流+主码流)*1.2(突发流量)如果带宽>70M,选用千兆交换机如果带宽,选用百兆交换机例如,200万像素的摄像头,码流4.5M,如果交换机上接15个摄像头,那么4.5*15*1.2=81M,此时就应该选择千兆的交换机来保证数据流的顺利转发。通常接入层的交换机只需1~2个口为千兆口即可,因为对于连接摄像机的网口来讲,只需要满足对应单台摄像机的码流传输,通常不超过10M。二、核心层交换机如何选择在监控系统中,核心交换机是整个网络的数据转发中心,承载着大量的数据视频流,核心交换机的时候,要考虑IPC摄像头的数量、突发流量、带宽的利用率。在大型的监控网络中,流量一定是什么是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汇聚层:将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是楼群或小区的信息汇聚点,是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网络设备,为接入层提供数据的汇聚\\传输\\管理\\分发处理;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如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有什么区别吗? 接入交2113换机一般用于直接连接电5261脑,汇聚交换机一4102般用于楼宇间。汇聚相对于一个局部或1653重要的中转站,核心相当于一个出口或总汇总。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汇聚层交换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供优化,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请问高手:在网络搭建时,为什么会用到所谓的核心层交换机和汇聚层交换机,区别是什么,各自所起的作用是 三层网络结构:三层网络结构是采用层次化架构的三层网络。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网络的控制功能最好尽量少在骨干层上实施。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所有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所以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核心层设备将占投资的主要部分。汇聚层: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汇聚层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一个交换机能带动多少个网络监控摄像头? 首先按摄像机的码流和数量来选择1、摄像机码流选择交换机前,首先要弄清楚每路图像占用多少带宽。2、摄像…网络视频监控如何规划好地址与交换机?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网络视频监控摄像头与交换机管理地址之间的规划相对简单,涉及到的知识面并不多。首先,需要掌握私网IP地址高清网络视频监控项目交换机如何选择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与模拟视频监控相比,用双绞线取代了同轴电缆,而双绞线的传输又依赖于交换机,那么在高清网络视频监控项目中交换机应如何选择?对于8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

#接入层#核心交换机#摄像机#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