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原创 老友盖新房,辛弃疾借题发挥写词笑话他,句句调皮却令人肃然起敬

2020-07-21新闻9

原标题:老友盖新房,辛弃疾借题发挥写词笑话他,句句调皮却令人肃然起敬

提到文坛中的损友,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苏轼。毕竟是他用一首《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把老陈惧内的事写得人尽皆知,还诞生了成语“河东狮吼”。很多朋友可能会问,损成这样,苏轼为何还能知己遍天下?原因或许就在于调侃是真,但却并无恶意。

其实在两宋文坛,像苏轼这样的损友还真不少,与他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又何尝不是?在很多人眼里,辛弃疾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将帅形象,他能文能武却半生不得志,这样的人按道理应该是一个没什么幽默感的耿直小伙。但事实上,当辛弃疾做起损友来,“杀伤力”一点也不输给苏轼。不信?我们来看看他与好友郑汝谐间的一段趣事。

郑汝谐,号东谷居士,是辛弃疾的多年好友,他一生刚正贤直,曾任吏部侍郎,著有《东谷集》。郑汝谐在江西任职时,盖了几间宅子,其中有一个小阁楼他很喜欢,便取名叫“卮言”。

所谓“卮言”,其实就是古代的一种酒杯,它一般是圆形。后来这词经常被文人墨客用来作谦词,形容自己的著作、诗歌等,都是随便写写的,没什么大道理,让大家见笑了。

辛弃疾到郑汝谐家玩,看到阁楼上题的这两个字,便借题发挥写了首词笑话他,全词虽句句调皮,却令人肃然起敬,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高级损友”。让我们来品一品: 《千年调·庶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这首词口语化的语句较多,意思笔者大概翻译一下:(上阕)我看有些人,就像这卮言酒杯。见人先点头哈腰,人家说什么他都说好,滑稽得就像酒袋子。他们就像是药里的“国老”甘草,不管是冷是热,配药时总要配上它。(下阕)我年轻时好喝酒,说话特别固执,直到近些年才懂“老好人”的处事哲学。可是对我这种人来说,想来也是学不会的。看他们那些人,因为会说话讨人喜欢,就像是一只只八哥鸟似的。

很显然,看到了阁楼上的“卮言”二字,他便想到了世间油嘴滑舌的老好人们。词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用辛辣的语言,将这种人刻画得淋漓尽致,句句调皮却入木三分。最有趣的是把这种人比作甘草,果然古人和现代人的感觉都是差不多的。最后又把他们比作秦吉鸟,可见其呱噪和讨人烦。

好友盖新房,辛弃疾写这首词,显然并不是有意挖苦他,他不会是借这两个字发挥罢了。不过,郑汝谐本来自己只是想表达谦虚,所以用了“卮言”二字。被辛弃疾这样一番解释后,“卮言”二字不但不谦虚了,还成了小人的象征,那两个字肯定是没办法再用了。人家好好的一个名字,就这样被辛弃疾“玩坏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高级损友”。

不过,通过这首词也让我们更了解辛弃疾。正如他词中所言,他确实不是一个会说话、会刻意讨好人的文人,这也正是他令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半生仕途不畅,他不改平生之志,却不愿意说昧心的话,在他眼里“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他所求并非富贵,不过是一个心安而已。这首句句调皮的小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诗词歌赋#辛弃疾#盖新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