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孔子家语 王肃 “孔子曰:‘吾死后……’。”一段翻译 王肃孔子家语

2020-10-15知识9

孔子家语 王肃 商易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

孔子家语 王肃 “孔子曰:‘吾死后……’。”一段翻译 王肃孔子家语

王肃《孔子家语》翻译 【原文】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狴,狱牢也)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5326139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庸用也,即就也。刑教,皆当以义,勿用以就汝心之所安,当谨之。自谓未有顺事,且陈道德以服之,以无刑杀,而后为顺。是先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毗辅也。俾使也。言师尹当毗辅天子,使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

孔子家语 王肃 “孔子曰:‘吾死后……’。”一段翻译 王肃孔子家语

王肃在《孔子家语》记录了哪些内容?

孔子家语 王肃 “孔子曰:‘吾死后……’。”一段翻译 王肃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王肃原文及翻译 原文: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翻译:孔子看见用网捉鸟的人,他捉到的都是雏鸟。孔子问他说:“只有大鸟捕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受到惊吓,所以难以捕捉到,雏鸟贪吃,所以容易捕捉到。如果小雀跟从大雀,就捕捉不到了;但是如果大雀跟从小雀,也可以捕捉到。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容易受到惊吓的大鸟就能远离祸害,喜欢贪食的雏鸟就容易忘记祸患,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啊,跟从不同的鸟是它们遭受祸福的原因。所以君子要谨慎选择自己跟从的人,借助年长者的谋虑来保全性命,仿效年轻人的愚蠢鲁莽,会有面临危险死亡的祸患。

孔子家语 王肃 “孔子曰:‘吾死后……’.”一段翻译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

#陋室铭#孔子家语#王肃#儒家#孔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