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热力学零度 德拜半径双电层厚度

2020-07-21知识1

请问哪位有东北大学的物化复习资料啊 东北大学2011年《物理化学》考试大纲公布。和爆炸界限;光敏反应;固体与气体的反应动力学;吸附作用与反应速率;催化作用:概述、单相催化、多相催化6.界面与胶体化学表面张力影响因素;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的测定;润湿程度的表示;微小液滴的蒸气压及开尔文公式;亚稳状态;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吸附量的测定、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等温式;固体自溶液中吸附的应用;溶液表面层的吸附与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表面活性;胶体分散系统的特征;胶体的制备和提纯;胶体粒子的结构;胶体的动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胶体的电动性质:动电现象、双电层理论、动电电势及测定;高分子溶液;乳状液。“对电池产生电势作出的解释,能斯特的解释已为其他更好的解释所代替,”是什么意思? LZ看书看得好仔细啊~能斯特的解释,我试图想去找到它,但是只看到他用了“溶解压力”这种机理来解释电池产生的电动势~可能主要是通过热力学的一些机理来解释电势的形成~但热力学是主要研究宏观的体系,并不能非常好地整个解释电势形成的机理,例如极化或者电极表面的性质同样对电动势的产生有影响,而且能斯特那个时候还没有强电解质等静电理论、双电层理论,离子氛等等概念;这些都是后来德拜等主要提出的。从此以后,电化学的理论才真正的建立了,后来人们也引入分子动力学以及化学势等等方法去研究电化学~这么讲,能斯特只是解释了电动势中的扩散方面,但很多其他的方面并没有做出解释~但能斯特方程是非常有用的~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如何确定电子式原子间成键对数 一,路易斯理论1,路易斯理论1916年,美国的 Lewis 提出共价键理论.认为分子中的原子都有形成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趋势(八隅律),求得本身的稳定.而达到这种结构,并非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来完成,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实现.通过共用一对电子,每个H均成为 He 的电子构型,形成共价键.2,路易斯结构式分子中还存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非键合电子,又称孤对电子.添加了孤对电子的结构式叫路易斯结构式.如:H:H 或 H-H:N≡N:O=C=O C2H2(H-C≡C-H)有些分子可以写出几个式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如HOCN,可以写出如下三个式子:哪一个更合理 可根据结构式中各原子的\"形式电荷\"进行判断:q=n v-n L-n b式中,q为 n v为价电子数 n L为孤对电子数 n b为成键电子数.判断原则:越接近于零,越稳定.所以,稳定性Ⅰ>;Ⅱ>;ⅢLewis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离子键的新的键型,解释了△X 比较小的元素之间原子的成键事实.但Lewis没有说明这种键的实质,适应性不强.在解释BCl3,PCl5 等未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分子时,遇到困难.二,价键理论1927年,Heitler 和 London 用量子力学处理氢气分子H2,解决了两个氢原子之间化学键的本质问题,并将对 H2 的处理结果推广到其它分子中,形成了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价键。原子,离子,分子的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那么离子与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比如氢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离子,那原子不就是离子形成的了吗, 原电池电极式问题 如果正极用你写的那个的话,那么得出的负极就是相减后得到的,因为从正极可以看出反应开始后溶液呈碱性,所以不可能有H2失电子生成H离子的(由酸碱中和知),在碱性溶液中,H2的失电子反应式就是你写的那个液-固二相流动起电 Gavis(1961,1964)认为:油品流动破坏了油中电荷的平衡分布状态,在油品内部和管壁之间形成电势差。吸附在固体壁面的离子(假定为负离子)在液-固界面处发生基于电化学反应的“放电”作用,这样界面处的离子浓度降低,在油品内部和界面处形成负离子的浓差梯度。在浓差扩散力和电势差的双重作用下油品中大量负离子向管壁迁移并对管壁放电,最后油品中正离子过剩,从而使得油品带正电,而管壁带负电。油品和管壁面接触,在液-固界面附近形成双电层(或称偶电层)。1.油品-管壁双电层模型油品-管壁双电层模型认为: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油品带电是因为在油品与管壁间存在着扩散层与紧密层双电层(图 5-22),这种双电层的形成导致电荷易被油流冲走。图 5-22 油流带电的双电层示意(径向夸大)(据蒲家宁,王菊芬,2006)油品-管壁双电层模型最早由珀琳(J.Perrin)于 1904 年提出,斯特恩(O.Stern)于 1924 年加以改进。油品绝缘性好,其内往往含有杂质,因而存在大量的游离离子。当油品与管壁接触时产生双电层效应。图 5-22(a)为只有库仑力的理想情况。实际情况如图 5-22(b)所示,液体一侧的电荷层在紊流扰动(静止时则是分子扰动)和库仑力的相反作用下,从管壁向中心扩散,形成。有哪些很有意思的冷知识? 木瓜不丰胸。18-19世纪以前,能杀人的功夫是中国人的专利。地质学概念中,人是一种巨型动物。慈禧太后曾…热力学零度 是理论推算出来的。理想气体(假设不会凝固)等容降温,压强为0时的温度就是这个;还有其它推导方式。总之这是一个理论温度,而且根据物理理论和现有的实验,这是。物理的发展史 1923年,康普顿(A.H.Compton,1892—1962)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X射线散射中 波长变长的实验结果,称康普顿效应。1924年,德布罗意(L.de Broglie,1892—1987)。

#电势#双电层#科学#电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