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沧桑中年:一切痛苦,都来自进退两难

2020-10-20新闻8

荀彧这两个字,可能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很多人都不能正确读出他的名字。他的人生,在夹缝中勉强度日,可能正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在经历这样重重的考验与磨难之后,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他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为他之后的成就与地位奠定了基础。

一、少年才华横溢,能力显现。

在荀彧还年轻气盛的时候,便已展露锋芒。他的才华横溢,气质非凡,被世人称赞。当时在大家眼中,无一例外的,都认为荀彧他一定会是天降之才,如果以后可以继续保现状,并有一份努力奋斗的信心,就一定会成就大业。而荀彧也在年纪轻轻时,就以名声远扬,年龄相仿的青年们,还都在每天玩耍,什么都不用担心,这是与众不同的荀彧已经开始思索家国大事,在考虑怎样才能使国家进步,这样长远的眼光,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的才华被袁绍发现,并得到了赏识。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件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袁绍的势力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几十万大军,所在位置也是富饶强大,就算遇到危险,援兵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他多次设宴款待荀彧,希望能将这样一位人才收入自己麾下,为自己所用的话,简直是如虎添翼一般。他给出的条件也引来了很多人眼红,甚至在当时很多人都以跟随他为荣,根本没人会拒绝他。可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荀彧却拒绝了如此丰厚的条件。

二、坚持自己的内心,不被名利驱使。

他不在乎袁绍开的条件,不在乎金钱,不在乎地位,相比于这些身外之物,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内心想法。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南下,投奔当时弱小,没有什么前景的曹操。他坚信自己的选择,也选择相信了自己的眼光。从后人的角度说,他可以说的上是成就了曹操。曹操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周围没有什么可以辅佐的人,没有能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人,自己孤零零的。

荀彧来了之后,情况大有好转。荀彧的兄弟们纷纷敢来投奔,虽然大家都质疑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也质疑曹操的能力,在私下议论纷纷。大家只知道曹操是阉官之后,目前来看要能力没能力,要人脉没人脉,要未来没未来,这样的条件,确实感觉不可靠。可大家仅凭荀彧一句话,便决定合伙干大事,坚定不移的选择跟随,也没有一个人有离开的想法。对于国家目前面临的困难,大家目标一致,才有了之后的合作。

三、与曹操的关系,情同手足。

当年战火纷飞,国家动荡,两人合作如鱼得水。在荀彧亲力亲为的辅佐之下,曹操的改革进行的也是如火如荼,在军队,流民,田地等方面,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简直就是对曹操说,曹兄,你尽管放心大胆的打仗,后面有兄弟我呢,放心!在这样尽心尽力的帮助下,前线的曹操无论是粮食不足,还是兵力不够,都不用担心,毕竟后面有兄弟撑着呢,简直就是最坚实的依靠。甚至多次想放弃的时候,荀彧就会温柔劝说,别放弃兄弟,你可以的,你还有我。于是曹操终于坚持了下去,也逐渐走向成功。

他不仅仅是在后勤服务,加油打气,出谟划策方面作用显著,甚至在名声方面,也给曹操增色。荀彧啊,名门将后,叔叔们更被称为“荀氏八龙”,听听这响亮的名号,看看这名门将后的地位,看看这家族人脉,都被他完整的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了。相比于曹操的质朴,已经足矣了。当时士家大族的权利与地位很大,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存亡,谁要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离得到天下也不远了,荀彧始终默默陪伴支持他。

四、思想分歧,关系转变。

荀彧在曹操打拼的时候作用之大,不用明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自己身边的人实力不断强大,甚至周围一大半人更信任他,换谁都会不舒服,两人逐渐有了猜忌和缝隙。刚开始的志同道合,一拍即合,慢慢被消磨殆尽。

在曹操有了一定成就之后,他的野心逐渐膨胀,他想要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蝇头小利,更多的是整个江山,都归附于他,向他臣服。可荀彧却不认同这样的想法,没有摆脱之前封建思想的禁锢,也不想自己成为曹操的垫脚石,成为他改革的牺牲品,或许这一点也是他的不足之处。

为了防止最亲近信任的人背叛自己,曹操逐渐启用新人,将权力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防患于未然。面对昔日的好兄弟对自己有了不满和不信任,这无异于一把把尖刀插入荀彧的心脏,对他来说,曹操的行为也相当于背叛了自己。

两人的分歧逐渐加重,曹操是个领袖,他必须有顾全大局的野心,不被往日情分羁绊。终于曹操称为魏公是,他心灰意冷,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愤愤不平,抑郁而终。

但曹操最后也以失败结尾,一代枭雄终难敌历史发展的规律,他的想法很好,可不适合当时的年代。儒家没有被取代,寒门子弟也不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而以前的王权士族,仍在纸醉金迷的生活。后人用很美好的“冰清玉洁”的词语形容荀彧,可谁又能了解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怎样的无奈于心痛,这种感觉没人懂,也没人想关心他。他就像一轮皎白的明月,高悬枝头上,无人陪伴,无人懂,当时的社会没有他施展抱负的一席之地。

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不顾名利,一心想为天下众生谋取福利的行为,也是我们所不能及。而他,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内心,或许是造化弄人,或许是天妒英才,他最后的结局也让我们遗憾。

文/林伯南

#诗词歌赋#荀彧#曹操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