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隋朝为何会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和隋炀帝,剩下的四位都是谁?

2020-10-20新闻16

“隋历二世而亡”这似乎早已成为史学界的公论。隋文帝杨坚是开国皇帝,他的儿子隋明帝杨广则是亡国之君,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杨广之后,隋朝还有四位皇帝,那是隋孝成皇帝杨昭、隋恭帝杨侑、隋废帝杨浩和隋恭帝杨侗。这四位,隋孝成皇帝杨昭为其子杨侑追谥,其余三人皆为傀儡皇帝。当然作为傀儡皇帝,他们的命运肯定是坎坷的,也是悲剧的。

隋孝成皇帝杨昭

杨昭乃是明帝杨广的嫡长子,母为萧皇后。杨昭一出身就被文帝杨坚养育在宫中,而在宫中因他生来就聪明伶俐,且颇知礼仪,所以杨坚十分钟爱于他。

《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载“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狮子,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高祖叹曰:“天生长者,谁复教乎!”由是大奇之。高祖尝谓曰:“当为尔娶妇。”昭应声而泣。高祖问其故,对曰:“汉王未婚时,恒在至尊所,一朝娶妇,便则出外。惧将违离,是以啼耳。”上叹其有至性,特钟爱焉。”。

据史书所载,少时的杨昭就已经有了“长者之风”。三岁时,杨昭独自在玄武门外的石狮子旁玩耍时,正巧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来到了这附近,这个时候隋文帝突然顿感腰痛,于是就将手放在了独孤皇后的肩上。这时杨昭看到了,就立刻回避一边“不看不问”,按理说如果他一次这么做,到有可能是巧合,但是接连数次都是这样的。于是文帝并感慨到“天生长者”,就是他自身带有长者的心性。

还有一次,文帝曾对杨昭说到“当为尔娶妇”,杨昭一听要为自己娶老婆,突然就哭了起来。文帝一看就觉得很疑惑,娶老婆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怎么就哭起来啦。于是并问杨昭“你为什么要哭啊!”,杨昭就回答到“汉王杨谅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他一娶妻就得去外面去了,但是我现在不想离开你,所以一听到皇爷爷要为我娶妻,我就很伤心,因为我怕离开你。”,而这件事也让文帝觉得这孩子很有孝心,于是就越发的宠爱他。

590年,杨昭以6岁之龄被封为河南王。601年,17岁的杨昭因自己父亲杨广被立为太子的关系,得以袭父爵晋升为晋王,并授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一职。604年,转任雍州牧,同年七月文帝驾崩,杨广继位,十一月初三,杨广巡幸洛阳宫,留杨昭守卫京师长安,可以说这个时候,似乎杨昭要继承太子之位已成定局。 果然在不到数月的时间,也就是在605年正月初五,杨昭被立为太子。

而在当上太子后,《隋书》有云“昭有武力,能引强弩。性谦冲,言色恂恂,未尝愤怒。有深嫌可责者,但云“大不是”。所膳不许多品,帷席极于俭素。臣吏有老父母者,必亲问其安否,岁时皆有惠赐。其仁爱如此。”。当上太子的杨昭并为就此恃宠而骄,相反他更加的谦虚谨慎,也更加的节俭,他的日常用度,如食物、起居用品等都要求要简单朴素。

且杨昭也十分懂得“驭人之数”,臣子有父母健在的,他都会亲自过问,而且逢年过节都有恩赐。因此杨昭十分得当时官员们的拥戴,百姓们也都对其赞不绝口。 但是就这么一位有成为“仁君”潜质的杨昭却是英年早逝。

在606年,也就是杨昭22岁的时候,他突然因病去世,杨昭的去世引得天下人都为之惋惜,唐朝名臣魏征曾说“元德太子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降年不永,哀哉!”。就这样本有望成为隋朝一代仁君的杨昭走了,直到618年,随着他的儿子杨侗被扶上帝位,他才被追谥为“孝成皇帝”,但是这个时候杨昭的大隋却也已走向了覆灭。

隋恭帝杨侑

杨侑是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杨侑生于大业元年,母韦妃,史载“性聪敏,有气度”,因自幼聪明,气度非凡,所以很受杨广的宠爱,例如在杨侑9岁的时候,杨广亲征高句丽就让他留守长安。

在2岁的时候,因其父亲杨昭早逝,杨广为了追悼他,于是就将杨侑连同他二个哥哥一起被册封为亲王,杨侑初封陈王,后改代王,食邑一万户。 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造反,同年十一月攻破隋都大兴。因其李渊觉得夺位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此时在大兴的杨侑就被别有用心的李渊立为帝,而遥尊杨广为太上皇。当然杨侑虽名为皇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被李渊牢牢掌控住的傀儡皇帝罢了,他没有任何的权力,一切都得听李渊的。

就这样在618年三月,随着杨广死于江都之变中,李渊认为时机已成熟,于是就逼迫杨侑将皇位禅让于他。无奈这江山本就不是杨侑的,在当了177天的大隋天子后,杨侑被降为酅国公,住在了长安之中。 619年八月初一,杨侑病死,亦有人说被李渊所害,总之在这一天年仅15岁的杨侑就这样的走了。死后李渊赐他“恭皇帝”的谥号,葬于庄陵。

隋废帝杨浩

杨浩是隋文帝第三子秦王杨俊的长子,生母崔氏,而对于他的出生时间,史书并未记载。600年,因其生母崔氏毒杀秦王杨俊被发现,崔氏被杀,而杨浩也随之失去了“世子”之位。604年,杨广登基,本着照顾弟弟家人,不想弟弟断嗣的想法,杨广就下诏让杨浩继承了杨俊的秦王之位,并在之后不久担任了河阳都尉的职务。

613年,因被人弹劾以诸侯身份与内臣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有过密的来往,再加上正值杨玄感的谋反。于是杨广怀疑杨浩有异心,就废除了他的秦王之位,并免去官职。618年,江都之变宇文化及杀死了杨广,而宇文化及为了能在日后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同时防止杨氏皇族的反扑。他先后诛杀了蜀王杨秀、齐王杨暕、燕王杨倓等隋朝宗室。

但是宇文化及同李渊一样,也觉得现在自立为帝不到时候,所以并以萧皇后的命令让毫无根基,已被贬为庶民的杨浩做了皇帝。 当然杨浩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他没有任何的实权,唯一能做的就是住在别宫,每天机械化的签署着宇文化及送来的诏敕,朝中一切事务都被宇文化及所掌控。

同年八月,宇文化及率兵十万裹胁着杨浩返回长安,但是在巩县被瓦岗军首领李密打败,其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不得已,宇文化及只能带着两万多的老弱残兵退回到魏县,而在这里杨浩被丧心病狂的宇文化及毒杀。

隋恭帝杨侗

杨侗是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二个儿子,生母是刘良娣。史载“美姿容,性宽厚。”,司马光亦云“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在2岁的时候,他同杨倓、杨侑两兄弟一起被杨广册封为亲王,杨侗为梁王。在隋炀帝每次出巡的时候,杨侗都会奉命留守于东都洛阳。

617年天下大乱,而此时的杨侗则奉命留守东都,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杨广巡幸江都时后方的事宜。但是洛阳虽名义上为后方,但此时这里并不安稳,二月初九洛阳最重要的粮食储存地兴洛仓被瓦岗寨首领李密、翟让等人所占。

而杨侗听闻此事,就迅速派了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萴进攻李密等人,但是最终却惨败,自此杨侗无力再对外进攻,只得被动防守着洛阳。 618年三月,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在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等洛阳重臣的提议下,杨侗被立为帝,史称“皇泰帝”。

当然与杨侑、杨浩这二人相比,杨侗可算是实实在在的皇帝,朝中的大权都由他说了算。但是无奈的是,杨侗这人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虽然很宽厚,但同样也很懦弱,如果他是生在和平年代,绝对算的是一位仁主。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年代却是乱世,太过懦弱的杨侗显然撑不起这大隋的江山。

杨侗登基不久,因为重用李密的关系,导致曾经与李密有仇的王世充害怕李密掌权后会清算他。于是在不久,他就联合着自己的手下开始预谋兵变。而后在纳言段达的帮助下,王世充兵变成功,杨侗自此失去了实权,开始沦落为王世充的傀儡。而这里可笑的是,懦弱不堪的杨侗在王世充兵变后,居然相信他是忠诚,并且还升任王世充为尚书左仆射,总管监督朝廷内外各项军务,这真的是可笑之极。

就这样在619年3月,王世充先是逼迫杨侗封他为相国,并加九锡封郑王。4月,王世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让杨侗退位,他自己做了皇帝。而后杨侗被降为潞国公,食邑五千户。619年5月,因礼部尚书裴仁基以及他的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数十位朝中重臣欲杀掉王世充,重新拥立杨侗为帝,后被王世充发觉并平定。

为此,王世充为了让大家断绝复立杨侗的年头,于是索性就将杨侗毒死。而死前的杨侗终于醒悟,他发誓“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就这样杨侗喝下毒酒,一命呜呼,享年15岁。

可以说这四位皇帝的命运都不怎么好,都是“短命之君”,且除了杨昭是自然死亡的,剩下的杨侑(有说病死)、杨浩和杨侗都是被权臣所杀。而除了杨侗在登基的时候是有实权的,杨侑、杨浩完全就是傀儡皇帝,没有任何的权力只有任人摆布。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虽然这四位命运很坎坷,但是史书对于他们的评价都还不错,基本上都是“性宽厚”、“性聪敏”的评价,可以说如果真照史书所说,如果隋朝不是被杨广弄得支离破碎的话,恐怕隋朝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毕竟杨广之后的二代人,史书对其的评价都十分之高,都有做“仁君”的潜质。只可惜的是,最终这大隋江山还是亡于杨广之手。

#君王皇帝#隋唐#杨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