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想血糖高,怎么吃才好?

2020-10-21新闻9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 宋雨鸿

什么是高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主要的发病原因多由饮食不当、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等,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功能抵抗而引发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等紊乱性疾病。

如何判定为高血糖?

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利于观察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以及治疗。

哪一类人更容易引起高血糖?

有家族糖尿病史者长期摄入高糖饮食,运动消耗量少于摄入量的肥胖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并未控制良好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睡眠质量差者妊娠期曾出现糖尿病的女性患者长期使用影响糖代谢药物患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药等)

如何科学饮食以控制血糖处于正常水平?

首先我们应正确认识食物的分类,不同食物的糖类含量大不相同,高血糖患者应严格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入量以及严格把控摄入食物的质量。

专家提示杂粮类主食的血糖低于大米、白面等,说明粗粮升高血糖速度低于细粮,可适当将粗粮作为三餐主食以代替细粮;

高血糖患者应严格控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甜品点心的摄入,可用甜叶菊、木糖醇等甜味剂来代替日常蔗糖;

香蕉、葡萄、荔枝、甘蔗、龙眼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也应尽量少食用。

专家推荐日常家庭食疗保健方:

平时注意规律饮食,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应选少盐、少油、少糖的清淡食品,菜肴烹饪多用蒸、煮、炖、凉拌等方法。

下面送上一份高血糖食谱供参考~吃得美味又健康才是最重要!

01

荞麦蒸饺

材料:荞麦面400g、西葫芦250g、鸡蛋2个、瘦肉80g、盐5g、姜5g。

做法:荞麦面做成饺子皮;西葫芦切丝,鸡蛋打散,瘦肉剁碎,加入调味料一起搅拌成馅;取饺子皮包好馅料做成饺子,入锅蒸8分钟即可。

功效:荞麦中含有荞麦糖醇,可调节胰岛素活性,具有降糖作用,可作为平日主食替代大米白面等。

02

三丝黄瓜

材料:黄瓜300g、绿豆芽50g、鲜香菇20g、盐、香油适量。

做法:黄瓜、香菇洗净切丝,豆芽、香菇先用沸水煮2分钟后捞出备用;加入黄瓜丝,三丝混合,盐、香油调味,凉拌即可。

功效:黄瓜性凉,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从而防止高血糖;绿豆芽血糖指数较低;香菇含有丰富维生素B12,有利于维持血糖的平衡。

03

鲜虾莴笋汤

材料:莴笋250g、鲜虾150g、葱花、姜丝、植物油、盐适量。

做法:鲜虾洗净,去头开背,剪去虾线洗净,莴笋去皮切小片,热锅下植物油,加葱花、姜丝炒香,再加入鲜虾和莴笋翻炒均匀,最后加入清水煮至熟透,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鲜虾属于低糖食物,莴笋含有丰富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经常食用此汤对高血糖患者十分有益。

文:中医科#血糖#糖尿病#胰岛功能收藏

首先我们应正确认识食物的分类,不同食物的糖类含量大不相同,高血糖患者应严格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入量以及严格把控摄入食物的质量。

专家提示杂粮类主食的血糖低于大米、白面等,说明粗粮升高血糖速度低于细粮,可适当将粗粮作为三餐主食以代替细粮;

高血糖患者应严格控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甜品点心的摄入,可用甜叶菊、木糖醇等甜味剂来代替日常蔗糖;

香蕉、葡萄、荔枝、甘蔗、龙眼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也应尽量少食用。

专家推荐日常家庭食疗保健方:

平时注意规律饮食,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应选少盐、少油、少糖的清淡食品,菜肴烹饪多用蒸、煮、炖、凉拌等方法。

下面送上一份高血糖食谱供参考~吃得美味又健康才是最重要!

01

荞麦蒸饺

材料:荞麦面400g、西葫芦250g、鸡蛋2个、瘦肉80g、盐5g、姜5g。

做法:荞麦面做成饺子皮;西葫芦切丝,鸡蛋打散,瘦肉剁碎,加入调味料一起搅拌成馅;取饺子皮包好馅料做成饺子,入锅蒸8分钟即可。

功效:荞麦中含有荞麦糖醇,可调节胰岛素活性,具有降糖作用,可作为平日主食替代大米白面等。

02

三丝黄瓜

材料:黄瓜300g、绿豆芽50g、鲜香菇20g、盐、香油适量。

做法:黄瓜、香菇洗净切丝,豆芽、香菇先用沸水煮2分钟后捞出备用;加入黄瓜丝,三丝混合,盐、香油调味,凉拌即可。

功效:黄瓜性凉,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从而防止高血糖;绿豆芽血糖指数较低;香菇含有丰富维生素B12,有利于维持血糖的平衡。

03

鲜虾莴笋汤

材料:莴笋250g、鲜虾150g、葱花、姜丝、植物油、盐适量。

做法:鲜虾洗净,去头开背,剪去虾线洗净,莴笋去皮切小片,热锅下植物油,加葱花、姜丝炒香,再加入鲜虾和莴笋翻炒均匀,最后加入清水煮至熟透,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鲜虾属于低糖食物,莴笋含有丰富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经常食用此汤对高血糖患者十分有益。

文:中医科

#内分泌疾病#高血糖#糖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