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干谒和行卷为何流行,谈一谈科举常规社交的认识

2020-10-22新闻6

引言

唐朝科举不仅仅是考试,还能够体现待人处事的学问。待人处事,其实就是在科场外面找关系。不过当时的找关系是另有其意,有的考生就因为找了关系,所以科考顺利,有的考生就因为没有找关系,虽然有不菲的才华,但是仍然会落榜。这其实都是有历史案例的。那么在唐朝,考生应该如何找关系呢?

科考本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就录取来说,按道理说应该不存在除了考试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但是为何还要寻找关系呢?这其实跟当时的考试环境有关,其实不论是考生考试也好,还是在考场外找关系也好,最终录取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么这个最终录取的标准是什么呢?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了解当时的科举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规的社交活动

考生的战场其实不仅仅是考场,也包括考场外,考场之中看的是才能,考场外则需要依靠考生进行一定的社交活动。在唐代,考生的常规社交活动通常分为两个,一个是干谒,一个是行卷。所谓的干谒,其实就是考生去拜访地位、学识比自己强大的人,通常来说被拜访的人都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是高官,或者是出名的学者。所谓的行卷,其实就是在拜访期间,考生随身携带的自己的作品。如果第一次见面没有达到目的,那么考生就会再去拜访,考生再次拿卷进行拜访的行为被称为问卷。

考生之所以进行干谒和行卷,目的是为了让被拜访的人了解考生,然后替考生向主考官美言几句,帮助考生增加录取的几率。在今天看来,当年的干谒以及行卷,其实都可以看作一种找关系,不过从内容上看,跟今天的找关系托人还是有区别的。当时的找关系,最终凭借的仍然是考生自身的才学,这个才是考生以及被摆脱人关注的重点。如果没有真凭实学,那么不仅考生拿不出手,就连被拜托人都看不下去。

二、考生进行社交活动的原因

作为科举界的社交活动,干谒和行卷在当时非常的流行,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利于考生进行自我宣传。由于地理面积的限制,所以一个优秀的考生在自己的家乡是非常容易受到重视的,也有名气,但是到了京城里面,就有可能变得鲜有人知。之所以鲜有人知,是因为京城汇集了大量的人才,从各地聚集到京城的人才,基本上互不相识,这样一来,即使再有名气的一个人,到了京城里面,也很难有名气。

因此,怎样在一众读书人当中获得名气,就成了大部分读书人想要达到的目的,于是很多读书人找到达官显贵,然后交上自己的作品,想要通过达官显贵的推荐,提高考生自己的名气。

有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朱庆余在考试之前拜访了一个高官,然后将自己的作品奉上,高官很是欣赏,就到处推荐朱庆余。但是朱庆余仍然感到不安,所以他专门又找到高官,用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不安。

《全唐诗》记载: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后来高官回复了一首诗,告诉朱庆余可以不用担心,只要照常发挥就可以。后来,朱庆余由于文采卓然,被高分录取。第二个原因有利于改卷,当时由于考生很多,导致主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容易乏困,并且当时主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如果考生提前到了招呼,那么主考官一定会仔细的阅卷。

结语

考生考试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干谒和行卷虽然在考场外进行,但是依旧看的是考生的才华。但是也并不是说考生仅仅只有才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在考场中,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

例如主考官阅卷乏困,那么就可能错判,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冤案,有的考生明明很有才华,但是却因为主考官一时走眼而判了低分,最终导致考生名落孙山。当时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冤案。

由此可见,干谒和行卷虽然在考场外进行,但是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应该正确看待干谒和行卷,这两种方式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加大了有才华的考生出人头地的几率,弊端是有的时候会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参考文献:

《全唐诗》

《旧唐书》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