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此地四季乐趣多!请多来高山流水觅琴川

2020-10-23新闻12

景色琴川一溯回,虞山岚翠镜中开。

寻常三宿能生恋,况复清风满石梅。

——叶恭绰

对于生活在常熟的本地人而言,“琴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宋万俟绍之《饯常熟宰》曾诗云:“九重定问琴川事,为奏通川一渡闲。”,宋袁说友亦曾在《次常熟县》中写道:“冲寒一舸下琴川,小缆依依市柳边。”

作为常熟的别称,“琴川”的由来亦是充满了玄妙之意......相传古时,横贯常熟古城的河道原有七条,因其均自南向北平行排列且状似古琴七弦,故而称之为“琴川”。常熟地方志中虽亦有别种说法,但“七弦古琴说”应是最具韵味的传言......

许是常熟人民对古琴寄有别样的情致,亦或是古琴与这座江南古城有着冥冥之缘,古琴已然成为了常熟精神的象征、文化的标志......

古韵琴心今何在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一件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中华民族器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千百年来,古琴以其美妙的音色、发于天籁的情感而得家传户诵,位列中国文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更是流传下伯牙摔琴谢知音、司马相如凤求凰、嵇康绝唱广陵散等无数千古佳话。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抚琴养性,一直是中国文人追求的理想......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古琴变得曲高和寡,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直至2004年5月,素有琴川之名的常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古琴之乡”的称誉,中国古琴才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古琴何以与常熟有如此渊源?据传,在常熟郊外的洙泾村内有一块古雅端朴、状如古琴的墓碑,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到墓前抚琴祭拜,凭吊这位长眠于古琴旁的先贤——严天池。自“虞山琴派”创立起始,琴界就有“人人自诩虞山,家家源说琴川”的说法,严天池更是被誉为“一代琴宗”,可见其在明清琴坛的声名之大、对后世琴界的影响之深......

虞山琴派名四海

说起严天池,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创立的“虞山琴派”了。

因自小酷爱操琴,且师从多人,博百家之长,严天池对于琴艺的理解和追求自有一番悟彻。他认为“琴之妙,发于性灵,不尽在文而在声”,主张摆脱世俗、追求清微澹远,与当时为琴曲滥添歌词的流俗之举相悖,却反而更合乎古琴回归自然人性的本体精神,因而聚集了一批与其有着共同高远艺术理念的优秀琴人。为了纪念他们对古琴艺术的执着与推进,人们便以虞山为名,将他们称为“虞山琴派”。

自此,“清微淡远,博大和平”这八字,便成了“虞山琴派”的创作主旨和风格,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美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广陵派、诸城派的产生和发展,还直接对日本古琴艺术的流行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意义。

高山流水觅琴川

当然,严天池在古琴界的创举,不单单仅是“创派”而已,其代表作《松弦馆琴谱》更是成为《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唯一一部明代琴谱,可谓荣耀至极,一直被奉为琴界正宗。其中共收录了包括阳春、修禊吟、风雷引、佩兰、庄周梦蝶等在内的28首曲目,松沉旷远,细微悠长......

常熟,

是黄公望笔下的水墨山水,

是严天池琴下的袅袅余音,

是张旭狂草的潇洒不羁,

是钱谦益诗里行间的清词妙句。

常来常熟,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