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蜀汉的灭亡并不怪谯周劝降,更不怪刘禅懦弱,而是姜维误国所致

2020-10-25新闻8

蜀汉的灭亡,充满了悲剧色彩。因为当时蜀汉的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创,刘禅在成都也非常安全。虽然说邓艾已经兵临城下,但是早已人困马乏,而且没有粮食和补给,只要刘禅可以坚持几天的话,邓艾一定会不战自溃。到时候,蜀汉就能转危为安了。然而,这么明朗的形势下,刘禅还是选择了投降,实在是令人不解。

有许多人认为,是谯周的劝降言论起了关键作用。所以,数百年来都提出了“谯周误国”的观点。然而,谯周是冤枉的。他只是一个大臣而已,提出建议是他的职责。如果他说的不对,那么刘禅不采纳也就行了。也就是说,谯周并不是蜀国说了算的人,把蜀国投降灭亡的罪责归咎到谯周身上,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既然如此,那就是刘禅懦弱的缘故吗?应该说,有点道理。因为刘禅本来就不是一个枭雄,这么多年被诸葛亮全方位保护着,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挑战和困难。所以,刘禅的确不是什么英明的君主。但是,刘禅面对着曹魏的入侵也进行了抵抗。比如,他派遣了诸葛瞻去守卫绵竹,只不过是诸葛瞻自己的战术失误,所以导致了兵败被杀。因此,刘禅并不懦弱,他也进行了挽救努力,可是还是失败了。再说了,他是君王,有几个君王愿意投降敌国呢?别的大臣或许还能有活路,但是君王投降大概率死路一条。所以,刘禅投降也是无奈之举。

事实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姜维。因为他当时做了一件误国的蠢事,所以导致了蜀国内部的分崩离析和危机重重,那就是屯兵沓中。在当时那个时代,兵权军权都是非常敏感的领域,只有掌握在君王自己手里,国家和老百姓才能安心。但是,姜维从北伐前线归来之后,并没有将兵权交到刘禅手中,反而是自作主张跑到沓中去了。这下子,蜀汉王朝也就炸锅了。

当时有人说,姜维要造反。虽然姜维不承认,但是作为一个将军,却私自带领着军队跑出去不回来,也不服从朝廷的调度,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呢?但无论如何,反正当时蜀汉的主力军队就全部集中在沓中,导致汉中以及成都周边的防御非常薄弱。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汉中迅速被钟会占领的关键原因。而成都这边,也因为缺少军队守卫,所以导致老百姓看到邓艾的军队突然出现时,全部跑到山上躲起来了的原因所在。

所以,姜维虽然对蜀汉忠心耿耿,哪怕是刘禅投降之后还想着再复兴蜀汉,但他屯兵沓中的误国操作,直接导致了蜀汉集团的防御体系土崩瓦解。如果是他把军队交给了刘禅,那么诸葛瞻就不可能守不住绵竹,邓艾早就被消灭了,又怎么可能打到成都门口呢?因此,蜀汉的灭亡罪魁祸首就是姜维,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禅#蜀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