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活|父亲的立功证明书

2020-10-27新闻12

是啊。你爸爸是英雄!死就死。活就活

二十八年前、父亲头七那天,我第一次见到父亲的立功证明书,还有几件平日里常见的遗物。父亲的军功章(七或八枚)、父亲生前用过的皮箱(一个),再就是父亲的立功证明书(一本)。红通通的立功证明书一本书大小,放在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壳面上还留着一些类似墨汁的东西。

“我看看!”我伸手去拿。“二的!”母亲一筷子打在我的手背上。“看一眼!我就看一眼!”顾不得母亲恼怒的眼神,也顾不得手一抽一抽的疼痛,我捧着证书就是不松手。竖板。外壳是硬的,内页是质地良好的纸。父亲年轻英俊的照片下面从右往左有“功臣像片”四个字。内容有手写的,也有打印的,记录着父亲立下的赫赫战功。“二的!”我正要看个究竟,母亲又一筷子打在我的手背上——这一筷子比刚才那一筷子更重更狠。我只得极不情愿把证明书放回了盒子。“这都是你爸爸留下来的东西,等我死了,再分给你们。”

六月初三,母亲七十三岁,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母亲支走了姐姐和弟弟,捧出了那个我向往很久很久的木盒子。盒子方方正正,周身涂着闪亮的红漆,一把小铜锁紧紧地锁着。“钥匙呢?”我急吼吼地向母亲摊开右手。“不见了哟。我翻遍了所有的柜子和抽屉,把每件衣服都拿出来抖了几遍,也没有找到。肯定自己长脚、长翅膀跑了,找你爸爸去了。我也要到你爸爸那里报到去了。”

母亲喜欢把贵重的东西藏在衣服里。比如父亲的军功章、立功证明书,还有一卷一卷的人民币。母亲已经记性不好了,为了找一样东西,常常把所有的衣服都要捞出来,哗哗地抖一遍,甚至几遍。“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个本本是时候该你接手了!”要在平常,我肯定要流下伤心的泪水。而此时,我捧着那个小盒子——没有悲伤,没有眼泪,非常不厚道地、像个小娃娃那样开心地笑了。

“你去找个开锁的师傅来把锁打开。现在就去!”母亲像将军一样挥着手。我却左手持盒,右手捏着小铜锁轻轻一扭——严格说来应该是晃了晃小铜锁,只听得咔的一声,小铜锁一断两截——小木盒开了。我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立功证明书,顿然跳入眼前。

“你爸爸活着的时候就跟我说过二的最像他(我排行老二)。你又喜欢写书(母亲一直把写作叫做写书),你又一直瞄着它,分给你,我和你爸爸在那边才能过得安稳!也才能保护你过得安稳!”我把证明书放在胸前,我想再像一个小娃娃那样、很不厚道地开心笑一笑,泪水却流了下来。

我把立功证明书拍下来,收藏在手机里。

2005年9月,我把母亲接来家中小住。天天带她上街看天看地看风景。有一天我带母亲上街游玩,累了,乏了,便带她到一个酒店用餐。虽然囊中羞涩,虽然感觉很有些浪费,但各种好吃的、对母亲胃口的菜肴还是点了一大桌。我觉得母亲配得上一桌好饭。到前台结账时,竟然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几行字: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英雄的配偶或后人可凭相关证明在本酒店免费进餐。我想起收藏在手机里父亲的立功证明书,正在犹豫要不要拿出来时,收银姑娘对我指了指那个牌子:“有吗?”我点点头,拿出了手机。“你爸爸是英雄啊。活着给我们谋幸福,死了也给我们谋幸福哟!”母亲很有些得意,张着嘴巴哈哈直笑。

儿子东南西北拼搏生活,一直惦记着姥爷的立功证明书。不管是从张家口回家休整,还是从海南回家过年,都要把立功证明书找出来,看上一看。每次都要问一问什么时候传给他。“到时候看情况吧。”我总是用当年母亲回复我的话来回复儿子。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时候,只觉得还不到时候。没想到,我这么快、这么早就变成了母亲当年的模样。

又到六月初三。母亲八十有四。不思茶饭。身体每况愈下。我把父亲的立功证明书带回家。母亲抱着证书,摸了又摸,摸了又摸。“你爸爸都走了二三十年了,怎么还不把我带走啊!害得我死不死、活不活的啊!”母亲靠在床上、闭着眼睛、瘪着嘴巴叨叨不停。“爸爸说了,做人要坚强、勇敢、不要怕。”母亲一个愣怔:“是啊。你爸爸是英雄!死就死。活就活。二的,搞饭吃!”母亲来了精神。

国庆节,在湖南工作的儿子邀请我们到韶山看一看,并且已经订好了房间。轰的一声,一个念头撞响我的心房——是时候了。我先生驱车千里,在湘潭与儿子会合了。车上,我把父亲的立功证明书交给了儿子。并且,第一次告诉了父亲坚强、勇敢、不要怕的七字箴言。儿子把立功证明书紧紧贴在胸前,良久良久,轻轻吐出一句话:“我是英雄的后代啊!”

看,群山环抱、气势不凡的韶山冲,近在眼前了。

文/李红学

#亲情关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