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隋朝以前的朝代没有科举制,历朝统治者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呢

2020-10-28新闻8

众所周知,科举制的选官制度出现于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举办分科考试,通过考试成绩优劣来选拔官员,之后隋炀帝在隋文帝分科考试的选拔基础上,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才算正式诞生。那么问题来了,隋朝以前的诸多朝代没有科举制度,又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呢?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

夏、商时期,由于史料的匮乏,无法考究出当时的具体选官制度。到了周朝时期,诸多史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卿指的是周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卿世禄制简单的来说,就是世袭制,祖上是什么职务,后代就是什么职务。

这个制度对于那些不学无术可是投胎投得好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什么都不用做,生下来就是官身;而对于那些出身差,却有着满腹经纶的人来说,这项制度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秦国——凭借军功授爵,授官。

商鞅可以说是“世卿世禄制”的终结者,他的变法里面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废除爵位世袭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军功授爵制度。军功授爵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它刺激了秦国平民的建功立业之心,使得秦国人爱上战争,使得秦国全民皆兵,也使得秦国军队成为了悍不畏死的虎狼之师,可以说秦国能够一统六国,军功授爵制度功不可没。

商鞅也是因为军功授爵制得罪了太多的秦国贵族,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蛋糕,最后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惨烈下场。

汉朝——察举制,征辟制。

刘邦建立大汉之后,为了适应国家的统治需求,建立起了“察举制”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就是地方长官在自己所在的辖区进行考察,挑选人才,然后向朝廷举荐,朝廷通过考核其之后,再任命其官职。“征辟制”就比较讲究,“征”指的是皇帝亲自下诏让一些有着贤名的人到中央任职;“辟”指的是州府一级的官员招聘人才到州府为官。

虽然这两种选官制度有着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天下门阀林立,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且还容易出现蒙混过关的现象,到了东汉时期,甚至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闹剧。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此举选官制度是曹丕为了篡汉称帝不会被地方士族所反对,搞出来的一种向地方士族低头的妥协性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起初的选官标准讲究家世,品德,才能三点都得好。建立之初,因为士族势力还不是那么庞大,而且中央集权较高,九品中正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选拔优质人才的作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士族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慢慢就变了,变成只强调家世一点,家世成为了选官的唯一标准。如此一来,九品中正制就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彻底沦为豪门贵族成员加官进爵的工具。

#隋唐#选官#官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