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宝宝颈部有疙瘩 睡觉只爱朝一侧 小心是小儿肌性斜颈!

2020-11-06新闻16

“没想到楠楠能恢复得这么好,头看起来一点都不歪了,真是太谢谢王医生了!”在浙大儿院中医科结束推拿治疗一年后,楠楠妈妈来复诊时向 中医科王晓艾医生再三道谢。

楠楠刚出生时,看起来和其他健康宝宝并没有区别,肉乎乎的小模样十分可爱。但是在他刚满月时,他妈妈发现楠楠睡觉只喜欢向右侧转头,几乎不往左侧。有时强行给他转到左侧,还会不停地哭闹。另外,在他左侧的脖子上似乎还能摸到一个小硬块。可当时,楠楠妈妈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想着等宝宝长大一点后,这些症状也许会自然消失。

2个多月后,楠楠仍然只喜欢向右侧转头,而且已经能明显看出头向左侧偏斜了。楠楠父母心里十分着急,马上带着宝宝来到浙大儿院中医科斜颈推拿门诊就诊。在医生的触诊问诊及B超检查后发现,楠楠得的是 先天胸锁乳突肌性斜颈。

先天胸锁乳突肌性斜颈即小儿肌性斜颈,俗称 “歪脖子”,是临床上常见的斜颈。通常在小儿出生时或者出生后的数月内被发现。临床以患儿头偏斜向一侧,并伴有面部、眼裂和头颅左右的不对称畸形为主要特征,即平常所说的 “大小脸”“大小眼”,可以通过手术及推拿等方式治疗。

王晓艾医生表示,“ 推拿是保守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80%左右的斜颈患儿都能通过推拿治愈。推拿的疗效除了取决于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 “早发现、早治疗。”临床常常遇见的情况,家长发现疾病较晚,往往在宝宝出生数月后才发现,或者出生后不久发现了,但没有及时就诊,错过了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期,从而影响了疗效,一部分延长了疗程,一部分只能选择手术治疗了。因此,家长要及时关注宝宝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赶紧来医院检查治疗。同时,通过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程较长,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坚持。”

楠楠在及时推拿治疗近1年后, 头向左侧偏斜及不愿意向左侧转头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复查B超显示胸锁乳突肌的包块消失了,左侧(患侧)肌肉的厚度和右侧(健侧)肌肉的厚度差距逐渐减小。

3个月时的B超图像

1岁5个月时的B超图像

此次结束治疗一年后,楠楠再来医院复诊,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头无明显偏斜,左右转头无异常,复查B超在左右侧肌肉厚度差值在正常范围内,楠楠现在和正常的小朋友基本没有区别。

2岁10个月时复诊的B超图像

家长如何自行检查宝宝是否有肌性斜颈?

第一步“看”

一看脸颊:宝宝的脸颊是否对称,一般斜颈患儿下颌两侧有大小,一般小的一侧是患侧。

二看眼睛:宝宝的眼睛是否对称,大多数的肌性斜颈患儿刚出生时候会出现一个眼睛睁开,另一个眼睛闭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会持续几天,以后会慢慢缓解。一般闭合的眼睛或者眼裂小的一侧是患侧。

三看睡姿:观察患儿的头是否喜欢向一侧睡觉很少转向另一侧,或者家长强制将患儿的头向另一侧转,患儿会哭闹明显或很快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般不愿意转过去的那一侧是患侧。

第二步“摸”

家长可以用手指轻柔而仔细地抚摸宝宝颈部前侧的肌肉,可以两侧对比一下,是否一侧肌肉较另一侧紧张,是否有摸到肿块。一般颈部肌肉紧张或者摸到肿块的一侧就是患侧。

推拿治疗次数及疗程?

推拿治疗 一周可以3-5次,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而定。总疗程在 6个月到1年余。一般 1岁以内的患儿首选推拿保守治疗,治疗到达1岁半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则选择手术治疗。

宝宝有头偏斜向一侧的情况,但并没有包块硬块,属于斜颈么?

斜颈由多种原因引起,有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性斜颈,骨性斜颈,姿势性斜颈(包括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等。如果宝宝出现头偏斜向一侧的情况,可以 及时至浙大儿院斜颈推拿门诊/小儿推拿门诊、骨科就诊,检查原因。

小儿推拿门诊及斜颈推拿门诊

门诊时间:

湖滨院区: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上午08:00-12:00;

滨江院区:周一至周五全天

适应人群:12岁以下的儿童,但以 6岁以下小儿推拿效果最好,婴幼儿尤宜。

适应症:感冒、发热、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厌食、腹泻、便秘、呕吐、疳积;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性斜颈、夜啼、多发性抽动症;强身健体、辅助生长、近视保健等。

资料提供:中医科

#小儿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