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句朴素又温暖的中国式问候:你吃了吗?

2020-11-12新闻16

年少虚荣的时候,觉得“你吃了吗” 这句问候语俗得不能再俗了。而今“见多识广”的我却非常怀念这句问候,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中国人的饥饿只有中国人懂

究其根源,这句话代表了我们农耕社会下的“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心理。天灾人祸导致的食物匮乏让历代先民饱尝了饥饿之苦,难免对“吃”之一字情有独钟。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我们很难理解“吃了吗"里面朴素的求生欲,但是若让你断食两三天,你就会体会到饥肠辘辘的滋味,一句“吃了吗”也会让你涕泗横流。有一年我曾经追着风潮买了几盒“丹枫琼浆”,持续了大致五天的绝食状态,倒是瘦下来四五斤。但是那胃里空空如也的销魂滋味,晚上晕沉沉睡去的痛苦感受,导致此生我都不想再次尝试断食,甚至一日三餐一顿都不想少吃,所以挨饿的人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吃”,辟谷断食等等这种仙人做的事,我辈凡俗之人做不来。

“吃了吗”蕴含了无边的暖意

外国人打招呼喜欢谈论天气,或者问问最近怎么样,无一例外地客气而疏远,在我看来最能暖场的就是这句接地气的“吃了吗?”,但凡能让你给出这句问候的大多是熟人,能问你吃没吃、要不要再吃点那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关切。其实这句话也可以为我们创造很多契机:路上买两个煎饼果子,遇到心仪的女孩轻轻地问一句:“吃了吗?” 假设没吃,这机会可就来咯;倘若遇到玉树临风、匆忙而来的外企高管,你还可以偷偷带点盐水包、乳酪包、小笼包等等,然后温柔地来一句:“吃了吗?”,他定能从这能量早餐中感受到你的重要性;起来迟了,风风火火、蓬头垢面地冲向你的爱人:“吃了吗?没吃我立马给你做”,通常殷勤献了,饭也不需要做的。

若我不巧碰到邻居,碰到不得不打招呼的陌生人,我绝对下意识地说一句“你好”,相信无数个你都一样。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高墙林立的冷漠城市里,当然每逢大难,我们国人异常团结,你可以称任何一个城市为温暖的城市,但是在琐碎而庸常的生活中,我们关起门来过日子,挡住了林下的清风,屏蔽了青天下的明月,人和人的关系也变得脆弱而疏离。没人在意你过得好不好,也没人在意你吃得饱不饱,我们那句经典的“吃了吗”也成了一个梗。

在拥挤的人群里,在喧嚣的闹市之中,遇到久不联络的故旧,擦肩而过之时,各自低着的头还是否愿意给彼此一个善意的眼神,又或者轻轻地问一句“吃了吗”。

浪迹天涯的游子,落寞失意之时,听到妈妈电话里的一句“吃了吗”,会勾起无尽的乡愁,偷偷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再因这尘世间最朴实无华的爱和暖而扬帆起航。“吃了吗”衍生出的温暖爱情

“番茄和西红柿,马铃薯和土豆,我喜欢的人和你”这样的情话会不会让你心动不已?我记得多年前看《绝望的主妇》,婚礼那天,Mike给Susan唱了一首儿歌也是力若千钧,那和吃有关的情感穿透我的胃,再抵达我的心:I love you once, I love you twice, I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

后来Mike英年早逝,Susan讲完话,走到Mike的棺材前,敲了敲,也是用这句话来告别的,那一刻这句土味情话真的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直译起来有些难以传达小诗里的雅意,还是喜欢百度翻译里的译法:“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我爱你,此生不渝。”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写到他和妻子的生活场景,其中有个片段特别温暖。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尘世烟火里,若能有一人和你在厨房里搭伙合作,沉浸在油盐酱醋的琐碎里;在热气升腾的灶间你一言我一语;在翻炒的空隙两人碰个杯喝一口,沐浴在夕阳余晖的光芒里,那人间还有何寂寞可言?多少海誓山盟都抵不过这一餐一饮里的深情,多少惊鸿一瞥的绚烂都不如炊烟里的暖意,多少年岁的更迭都敌不过我们彼此的那一句:“吃了吗?”

愿你看遍锦绣山河,不负人间烟火。愿你听尽所有问候,一句“吃了吗”依然可以暖透你的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