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含金量有多高

2020-11-16新闻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中国汽车产业运行表现良好,当月汽车产销分别突破255万和2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和12.5%。前10个月,中国汽车销量接近2000万辆,同比降幅已缩小至4.7%。

在整个行业取得不俗业绩的同时,中国汽车品牌乘用车10月份表现格外亮眼,销量达到86.9万辆,同比增长12.4%,市场份额达到41.2%。但前10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7.1%,依然低于40%的水平。

不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乘用车领域,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的含金量,已经发生质变,量变或将指日可待。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从品牌、价值和价格等维度来看,在市场最艰难的时期,中国汽车品牌经过残酷的第一阶段淘汰赛,众泰、夏利、力帆等企业,基本上在这一轮筛选后销声匿迹。

中国汽车品牌正告别低价、低端主导的产品阵容,转向高品质、高价值的中高端和高端产品,后者成为了中流砥柱。

中国汽车品牌在总体市场份额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也让中国汽车品牌更加自信。

面对大众汽车过去三年的SUV战略,以及丰田和本田全面迅速推进“双车战略”,加之2018和2019年汽车市场下行压力陡增,让中国本土品牌面临着中国市场从增量转变为存量竞争以来,首次较大的危机——SUV市场份额节节败退,轿车市场存在感微弱,低端MPV基盘越来越小。

在这期间,以前很难想象的“退出机制”被触发了。有的品牌消失了,有的品牌挣扎在“死亡线”边缘。

但是,有人被淘汰,同样也有人奋起反击。随着中国车企在中高端市场多点开花,合资企业用品牌和价格编织的口袋,已经挡不住中国品牌的迅猛发展,有的中国汽车品牌甚至洞穿了合资与外资车企的防线。

从各家中国汽车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就能一目了然——

根据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旗下高端品牌领克汽车10月销量突破2万辆,达到2.18万辆,同比增长56%;1-10月累计销量为12.78万辆,助力吉利汽车前10个月销量实现101.55万辆,完成目标132万辆的77%。

通过技术、制造、服务、营销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发展,领克品牌累计销量逼近40万辆;且品牌平均售价超过15万元。尤其是领克05,售出的90%,为高配车型(售价约20万元)。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认为,对领克的价值认同,让仅成立四年的领克全面步入正轨发展时期。年初至今(截至11月13日收盘),吉利汽车股价累计上涨38.69%。

同样,有着数十年历史的一汽红旗品牌也是老当益壮,不甘人后。中国一汽公布数据显示,旗下红旗品牌10月销售2.3万辆,同比增长93.6%;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15.3万辆,同比翻倍。

从一汽奔腾剥离出来独立成立事业部以后,红旗品牌仿佛焕发了“第二春”,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不断提升,已经在价格和销量上甩开了一汽旗下奔腾和马自达板块。

除了领克与红旗互成犄角之势,长安汽车的快速复苏,给中国汽车品牌注入新动能。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长安CS75 PLUS,UNI系列陆续推出,并迅速得到市场认可。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表示,今年前10个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售77.5万辆,同比增长22.6%,好于行业近36个百分点;同时长安品牌的售价,同比增长达到11%。

对于利好频传的长安汽车,资本市场也给予了不错的反馈,截至11月13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累计涨幅达到70.19%。

除了领克、红旗、长安整体向上突围,广汽传祺M8在高端豪华MP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比亚迪汉则在中高级轿车领域取得突破,批售月销超过7000辆;长城汽车旗下豪华SUV品牌——WEY推出的坦克300,可能会扭转其当前的窘境,长城炮的一炮而红,则轰开了长城汽车股价上涨的阀门。

今年以来(截至11月13日),广汽集团(A股)、比亚迪股份(H股)和长城汽车(A股),涨幅分别达到9.43%、368.67%和202.2%。

不久前,上汽自主乘用车板块推出了对标别克GL8的荣威iMAX 8,这款有着MPV“大魔头”的新车,也可能给上汽自主带来新气象,实现向上突破。

这背后,是10年千亿级的研发投入,是坚持几十载的柳暗花明,是勇于用自己姓氏命名的勇气和担当,是被人卡脖子时的心底呐喊……

就在中国品牌埋头苦干,逆流前行的同时,不少合资企业和豪华品牌恨不得天天都是“双十一”,折扣不断。现代起亚降低身段,大众汽车曲线“绞杀”,日产不惜以价换量……

因此,中国品牌向下已经没有出路,只有向上,才有可能赢。在合资车企一直向下的过程中,我们不早一点跟它交锋,就要在下一阶段跟它交锋,既然始终要跟合资和外资品牌交锋,那么中国汽车品牌的使命就要非常清楚,不造低价值的产品,要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产品。

当某些外资大牌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降低品质的时候,我们就要保持战略定力,对得起良心,迟早会赢得国民的信赖。

国货当自强!最近,中国民族品牌翘楚吉利汽车推出了战略级家轿车型——星瑞,有望在德日汽车产品霸榜的中国轿车市场,搅动风云;长安汽车联合华为,打造高端化智能汽车品牌……

与传统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同,造车新势力可谓另辟蹊径。在一波对标特斯拉的操作中,以及互联网用户思维的体验打造下,它们就像华为短短几年实现了对苹果的逆袭一样,头部玩家已经站稳脚跟,并且完成了资本运作。

如今,蔚来、理想、小鹏在美国股市的股价,不断创出新高,不到一年时间,从无人问津,变为香饽饽。近期由于上述公司Q3财报陆续发布,截至11月13日收盘,这三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合计市值已经达到约7700亿元。

不论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溢价能力,它们的号召力在新时代,不弱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品牌。在电动化的加持下,不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产品最高售价均突破30万元大关。

这也难怪,在小鹏和理想汽车率先公布的财报中,虽然依旧亏损不小,但是其营收和毛利率,因为车型售价较高,分别有较大增长和改善。

第三季度,小鹏实现营收19.9亿元,虽然净亏损达到11.48亿元,但毛利率转正,为4.6%;同期,理想汽车收入更是达到25.11亿元,净亏损为1.07亿元,毛利率更是达到19.8%,远高于国内多数汽车品牌。

例如:小鹏汽车P7最高售价(四驱高性能智尊版)34.99万元;理想汽车颜色定制款,售价也达到33.8万元;蔚来汽车ES8签名版售价更是超过60万元,为62.4万元。

即便如此,蔚来、理想、小鹏销量刷新单月销量纪录,成为家常便饭。这样的售价,已深入到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华汽车品牌的传统售价区间。

不过,由于产品设计新颖、品牌智能网联化走在前列,加上用户运维,定位偏高端的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吸引着不仅是年轻精英群体,还有更为广泛的中国新中产阶层。

而更高的价格水平,和不断刷新的单月销量纪录,则表现出消费者和市场对其品牌与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持续提升。这一点,尤为难得,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汽车最缺乏的,就是溢价能力。这背后则是对中国汽车品牌体系能力和研发实力的考核。

由于它们和领克等新品牌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有汽车集团,如东风汽车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像岚图、ARCFOX等。而恒大汽车,也将目标对准特斯拉,发布车标和命名规则,好似期房的6款新车,让人拭目以待。

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70后和80后,让中国汽车工业沉闷的水面上,泛起涟漪。

“我老了,无法投身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中国轿车梦。”如今,中国汽车奠基人饶斌曾勾勒的轿车梦,已经实现,但要把汽车造的更高端、国际化,可能还要看这些年轻有活力的弄潮儿。

或许,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小型车#5万以下#领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