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直门外大街大修工程竣工 城市快速路拥抱慢行系统

2020-11-19新闻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王晨婷)11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7月22开工建设的西直门外大街辅路道路大修工程于当天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按照“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交通发展理念,该工程在北展东马路至白石新桥段约1.7公里范围内南北双向增设非机动车道,结束了西外大街无非机动车道的历史。

西直门外大街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一条城市快速路,路线位于海淀区和西城区交界处,东起西直门桥,西至白石新桥,道路全长约2.53公里。西直门外大街从二环路向西可以辐射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大区,道路沿线分布有首都体育馆、北京动物园、北京展览馆等文化体育旅游场所,在北京市路网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一级主任科员周先奉介绍,2001年西直门外大街改扩建时,以城市快速路设计,主路为机动车专用路,辅路为集散交通道路。其中北展东马路至白石桥未设置非机动车道,过境非机动车需绕行南侧的西外南路通行,使该路成为北京第一条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道路。由于无非机动车道,该机动车道上经常机非混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沿路景区的可达性。

为进一步优化绿色出行环境、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质,城养中心在西直门外大街辅路道路大修工程中,在保证机动车负荷度及公交系统服务范围不缩减的前提下,局部压缩机动车道,优化交通组织,将展览馆立交桥东桥至展览馆立交桥西桥北段200米道路交通组织由双向两车道改为西向东单向行驶,增加了一条非机动车道;在展览馆立交桥西桥至白石新桥段通过适度缩减步道宽度,压缩机动车道的方式,在南北辅路双向增设了非机动车道,实现了西直门桥至白石新桥全线非机动车道的连贯。

同时,在立交桥区机非交叉位置及北京动物园门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高发地区,铺设彩色铺装,保障非机动车出行路权;在全线非机动车道新标自行车标识165个,特别是针对白石新桥四个方向增设了6块人性化标识系统,更好的引导市民绿色出行,让骑行更加顺畅、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检查井设在了步道和车道之间,通常会让步道形成一个圆弧状的缺口,不但影响城市的观赏性,而且行人在注意力不够的情况下还会踩空摔倒,影响了通行安全。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三公司西外项目负责人严磊告诉记者:“针对此种情况,城养中心在工程中对西直门外大街8处这种压缩人行步道通行宽度的检查井增设了铸铁盖板,弥补缺口,此举不但拓宽步道有效通行宽度,提升了行人通行的安全性,而且使整个步道变得连续且美观。同时,对全线步道缺失及宽度不足的地方进行改造加宽,梳理全线无障碍系统,对影响行人通行的障碍物进行了挪移,对人行步道盲道进行了完善,对公交站台无障碍进行了改造,对路口进行了坡化。此次步道治理让行人通行更加舒适、安全。”

本次慢行系统改造提升,彻底解决了西直门外大街辅路非机动车无路可走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市民绿色出行体验,降低机动车的使用强度,减少拥堵,同时给游人提供了一条可通过慢行系统到达景区的通道,让市民感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