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冬季进补,不只是“吃”,还有“4法”,补的效果更好

2020-11-23新闻7

今天小雪,入冬之后的第二个节气。

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又到了“冬补”吃肉的时节,人们认为多吃些肉类食物,可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事实也确实如此,肉类食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糖类物质,可以给人体补充更多的热量。

然而,“三大”营养素的摄入过多,对身体健康,尤其是胃肠功能并非好事。尤其是入冬之后,需要注意纤维素、维生素的补充,建议每天吃300——500克的新鲜素菜,以及300克左右的水果,避免挑食、偏食,以及暴饮暴食,身体才更健康。

进补不只是“吃”,还有4种方式一起“补”,效果更好

一提到进补,大家马上会想到“吃”,认为只有“吃”才能起到进补的作用。其实,进补不单单只有“吃”。运动、静养、泡脚、进行日光浴等,都可以起到进补的作用。

首先是运动,比如跑步,也是一种进步

跑步是人们最常用到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这主要因为动作简单,只要自己掌握好速度、距离就可以跑,没有场地、服装以及器械等方面的要求,只要有时间即可。

跑步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通过跑步,可以对全身各器官系统都产生良好的影响,尤其是秋冬季节长跑,不仅可以锻炼意志和拼搏精神,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还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合理地安排跑步也是一种秋冬进补的方式。

要注意的是,跑步前,先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跑步之后需要充分的舒缓活动。

运动的时候要注意补水,空腹状态下,运动前要适当补充些热量,运动过后适当补充些高蛋白食物。

老年人跑步最好是结伴而行,若遇到雨雪天,道路湿滑,要避免室外跑步为好。

充足而良好的睡眠

俗话说得好,“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可见充足的睡眠有时比吃补药更重要。充足的睡眠就是最好的滋补品!所以,秋冬进补,保持一个良好而充足的睡眠,就是最好的进补法。

所谓“动生阳,静生阴”,就是说,运动可以提振身体的阳气,而安静下来则可以收敛阴津,对养阴更有好处。合理的运动加上高质量的睡眠,是冬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首先是早睡,每晚最好能够在9——10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1点。

其次是要晚起,建议天亮之后起床,晚上总睡眠时间不要少于7小时,不要多于10小时为好,所以不要早起也不要赖床为好。

第三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晚餐不要吃太饱,睡前不要吃零食,喝浓茶,与人发生口角,情绪激动等。通过泡脚、听轻音乐、按摩等方式,放松心态,提高睡眠的质量。

多晒太阳

冬季白天时间短,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所以有机会要多晒晒太阳,按照传统的养生观念这叫做补充“阳气”。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晒太阳,人体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又能促进对钙镁离子的吸收,还能促进骨细胞的生成,减少钙质在代谢过程中的流失。所以冬季要多沐浴阳光,也是进补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

泡泡脚

俗话说,“热水洗脚,胜吃补药”。

洗脚是每天大家睡前都会做的一项工作,不过你肯定不会想到,其实每天洗脚泡脚也是一种进补法。

而冬天寒冷,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通畅,影响人体营养补给,以及低些废物的排出。用热水泡脚,可以让全身都暖和,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高人体耐寒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冬季进补,别只顾着“吃”,每天睡前泡泡脚,有机会多晒晒太阳,多运动锻炼,也能提高人体耐寒的能力,一样很补。尤其是中老年人。

#食疗食补#泡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