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渊父子夺取大隋江山的过程中有何过人之处

2020-11-28新闻1

导语:隋朝末期,战况激烈,各地反抗势力纷纷崛起,那么作为起义军之首的瓦岗军李密是如何错失良机,后起之秀李渊父子又是如何捷足先登的呢?

李密的犹豫不决

李密

在反隋的大浪潮中,不得不提瓦岗军,他们不但占领了洛阳旁边的粮仓,而且还占领了隋朝地方上的很多土地,从这些来看,李密夺位似乎是胜算最大的,可是最后李密却在最接近胜利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占领洛阳附近的两大粮仓之后,柴孝和就曾担心过李密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攻打洛阳上,毕竟洛阳是隋朝的都城,而且对当时的环境来说,占领洛阳似乎也是指日可待。

但是如果要论重要程度,自古有"名胜之地"之称的关中,才应该是易守难攻的宝地,而且洛阳根基深厚,也不可能很快攻克,所以柴孝和就在不断提醒李密不要顾此失彼。

李密和翟让

另外,他还向李密建议分别让裴仁基、翟让去守洛阳北部的回洛仓和洛阳仓,以确保瓦岗军充足的粮食供给;然后先占领关中,再一步步瓦解洛阳和长安。

瓦岗军当时最大的机会就是,其他的军队都还在为站稳脚跟而打仗,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全局,只有瓦岗军有攻关中的实力和能力。

可李密虽认可柴孝和所说的观点,却还是直接拒绝他说办不到,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因为其一当时隋炀帝并没有死,整个天下还是大隋的,况且关中离洛阳太远,根本不好打。

其二瓦岗军的将士大多都是山东和河南人,如果在有极大的优势时,不快点攻下洛阳,他们肯定不愿意转兵关中,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瓦岗军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李密自己,瓦岗军占有了洛阳仓和回洛仓,坐拥巨大财富,所以以李密以为首的部分将领并不愿意再有变动,因此财富成了瓦岗军止步不前的巨大阻碍。

瓦岗军从最初的几百余人发展到后来的几十万人,因为发展太迅速,所以很多人与李密都是离心离德,准确来讲,在很多瓦岗军将士看来,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从中获利多少,而不是整个军队未来应该如何发展。李渊父子开始反隋

正当李密犹豫先攻洛阳,还是先取关中时,瓦岗军却早已裹足不前,内部矛盾逐渐暴露,不但丧失了攻取关中的机会,洛阳也同样是久攻不下。

而第一个攻下关中的是隋末起兵最晚的李渊,他利用自己审时度势的本事,先占领了黄河要塞,然后夺得了关中之地。

隋炀帝

隋炀帝第三次巡视扬州时,曾命李渊为晋阳(现太原)留守,晋阳本是抵御北边突厥的重地,由此可见他对李渊的重视;而随着隋炀帝继续的我行我素,李渊父子也开始筹划反隋。

李渊在和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的长期策划后,终于决定正式反隋,公元六百一十七年,李渊开始招兵买马,自立大将军,反隋之初总共招募三万余人,分左右两军,左军由长子李建成率领,右军由次子李世民带领。

自从李渊开始反隋,晋阳的心腹官员们也都默默加入了其队伍,而李渊三女平阳公主因为久住长安,所以听说谋反后,就让丈夫柴绍秘密出城赶往晋阳,和李渊一道起兵,平阳公主则负责在长安城内招兵买马,助父夺城。

唐太宗李渊

李渊父子后来居上

在晋阳的北边就是突厥,所以为了防止突厥突然出兵截断军队的后路,李渊和突厥王达成协议,如果唐军入长安为王,长安的民众和土地都归唐公李渊,而长安的财富都归突厥,这样一来,李渊父子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之所以说李渊后来居上,实际是因为李渊父子首先把目标放在关中,他们率先明白了关中在整个夺位过程中的重要性。

隋末形势图

起兵之初,唐军就势如破竹,公元六百一十七年七月十四日,唐军迎来了反隋后第一次的挑战,军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征战,来到了距离太原南边三百多里的贾胡堡。

在这南边五十里处有城池霍邑,早已入驻隋军三万人,领兵者为宋老生,而河东郡,被称为太原到关中最便捷的黄河渡口,也因此被隋军占领,再加上连日阴雨,随军将领刘武周又开始打突厥,准备进攻太原,唐军被两面夹击。

所以李渊大吃一惊,连忙召集来了随行的将领讨论对策,这时大家一致都认为应该退兵,不能让太原受威胁,唯独李渊自己的两个儿子坚决不同意退兵。

而且他们认为,首先虽然唐军的粮草还未运到,但是现在正值秋收时节,所以将士们绝不会缺少粮食,而我们早就和突厥达成了协议,光是刘武周一个人根本没办法与之抗衡,所以太原安危不用过分担心。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隋朝

而在这边,唐军面对的隋军统帅是宋老生,典型有勇无谋者,瓦岗军李密没有大局观,也不足为惧,所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李渊仍然不听劝,执意退军。李世民力挽狂澜

最后儿子李世民无奈,只好连夜跪在父亲营帐前失声痛哭,而且不管李渊怎么训斥,李世民都无动于衷,而且还立誓"进则生,退则死",经过一天一夜,李渊终于妥协,只将李建成的左军退回了晋阳。

三天后,天空一改阴云密布,开始晴空万里,李世民明白霍邑不能久呆,所以想尽办法逼着宋老生出来,而宋老生也果真在喊骂声中出了兵,带领三万军队讨伐唐军。

(李建成影视形象)

随后,李渊让李建成连夜赶回霍邑,并命他带领左军正面攻击,而李世民则带右军从侧面进攻,宋老生很快被斩首,隋军陷入大乱,而李渊乘机迅速占领了潼关。

到了同年九月,唐军顺利渡过黄河,来到关中后,华阴县知县又主动投降,送了李渊关中最大的粮仓——永丰仓。

于是,派李建成守住粮仓,然后关闭潼关,继而断绝了关中与中原所有的联系,所以很快关中就被唐军包围了。

李渊影视形象

入关中后,李渊将部队分成很多路,首先李建成的部分军队留守永丰仓,然后另外的军队沿着广通渠向长安进发,驻兵霸上,而李世民在渭水北边征战,最后两人一起夹击长安。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李渊父子占领关中,并逐步夺取了长安,然后他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傀儡皇帝,并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把隋炀帝名义上架空,扰乱隋朝的思想,因此来减少隋朝官员对他的抵触。

李渊的这招"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自己晋升为唐王,有了主持国家局势的权利,而命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兼京兆尹,掌控长安。

李世民影视形象

其次,他又下令进军巴蜀、重庆、成都一带,将巴蜀和汉中的物资源源不断的用来支持关中地区。

为了安抚关中民众,李渊更是下令天天接见百姓,问其对国家建设的意见,并且还免除了他们的兵役徭役,和百姓约法十二条,把隋朝后期的种种酷刑全部废除等等,因此一段时间后,李渊在关中站稳了脚跟。

结束语:公元六百一十八年,隋炀帝在扬州被杀,李渊正式废除他曾扶立的杨侑,自立为帝,建立唐朝,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即将拔地而起。

#隋唐#君王皇帝#李世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