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特别关注|不会用智能软件的老人,打车到底有多难

2020-12-01新闻2

“哎,怎么一辆都不停啊……”冬日的早晨冷风飕飕,赵奶奶站在路边不时伸手打车,二十分钟内有四辆空车经过,但没有一辆在她面前停下。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赵奶奶有好几次的打车经历最终都成了煎熬。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专门提出要“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对于老人不会用智能软件而遭遇的打车难问题,其背后的服务缺失现状值得关注。

扬召

招手20分钟没打到一辆车

早上7点半,家住丰台民岳家园的赵奶奶迈着小步,走到了小区门口的梅市口路路边。她的目的地是位于西单附近的原单位活动站,在那里不时会举办一些活动,她很乐意和老同事们一起聚一聚。但是距离较远,子女又无法车接车送,对于已近八十岁、腿脚不算便利的她来说,首选的交通方式是打车。因为不会用叫车软件,赵奶奶只能采用传统的扬召方式,在路边伸手叫车。可伸了二十分钟的手,赵奶奶依然没有打上车。

其间,已经载客路过的出租车占了大多数,但也有挂着“空车”标识的驶过。其中,有三辆空车是直接从赵奶奶的面前经过,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她在路边招手。还有一辆司机看到了赵奶奶,但摆了摆手示意无法停车载客。只有一辆出租车停在了赵奶奶的面前,老人刚想上车,司机却问了一句:“您是手机尾号62XX吗?”原来,这辆车是另外的乘客用叫车软件叫来的车。一听不是自己的手机号,赵奶奶只能默默退回了路边。

天气寒冷,赵奶奶实在无法忍受在路边继续干等。当她看到有一辆公交车驶向不远处的站台时,便决定改乘公交。虽然坐公交时间要慢不少,还需要倒车,但至少不用站在路边挨冻了。

同样遭遇过打车难的,还有家住朝阳农展馆南里的乔奶奶。几个月前,她住在酒仙桥的妹妹患了病,需要有人轮番到家里陪护照顾。轮到自己去的那天,乔奶奶总是七点左右就站到了东三环北路辅路上准备打车,可经常打不到。“有的空车不停,还有的过来停一下,我一说去哪,他说要交班了不往那边去,就不拉了。”

实在没有办法的乔奶奶,只能拜托孩子用约车软件给自己叫一辆车。“一次两次还好,每次都这么叫也挺不方便的。”为了不麻烦孩子,乔奶奶有几次也会选择改乘公交车,只不过下车还要走不少路,挺累人。

“早高峰时段,我一般接的都是约车软件的单,就这还接不过来呢,很少会接路边招手的。”一位多年驾龄的出租车司机表示,如果老人不会用约车软件,在路边叫车确实会有困难,“大多数司机现在都愿意接系统的单,因为能选择。路边的你不知道他去哪,万一去个特别堵的地方就不值当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老人表示,即使是在非高峰时段,自己在路边打车也会出现“空车不拉”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司机表示,不排除有同行确实不爱拉老人。“大多数老人去的都是医院,没什么大活,有的老人还容易表达不清楚,闹矛盾。万一上下车再磕了碰了,司机怕担责任。”

电召

多条召车热线都叫不来车

使用智能软件有困难,但许多老人至少还可以用手机通话。在国务院的《通知》中,针对老年人打车还提到了“电召服务要提高接线率”。记者体验发现,虽然北京的电话召车热线接线率很高,但实际的叫车效果不尽人意,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老年人的打车需要。

2013年,北京推出了96106出租车召车热线。时至今日,这条热线依然在使用中。记者拨号后,首先传来一段提示语:“北京出租汽车调度中心为您服务,转接中,请稍候”,随后等待不到10秒钟就会有接线员应答,并询问乘客的乘车需求。

记者说明地点后,接线员表示如果有人接单,会有司机主动打来电话。如果没有,10分钟之后会发来短信。但在挂电话之后的等待时间,记者发现没有任何办法能了解到叫车的进程,只能被动地等待。过了约10分钟,没有司机打来电话,系统发来了一条写着“暂无人接单”的短信。

记者再次拨打热线询问,接线员表示“暂无人接单”的意思就是没人接单,记者的乘车需求已经在系统里终止通知了。记者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尝试了多次电话召车,没有一次约车成功。而同位置使用约车软件叫车,几乎都是“秒接单”。

除了应答的司机少,召车热线还有一个弊端是额外收费。接线员表示,如果是实时叫车,需要加收5元的服务费。如果是距当前时间4小时之后的预约叫车,则要加收6元。

除了96106,北京的电话召车热线还有另外两个号码96103和96109。不同的号码会把召车请求发给不同公司的出租司机。记者拨打96103发现,这条热线的应答流程和96106类似,叫车结果也是一样,记者等待10分钟依然没能叫到车。而96109则一直提示“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出租司机王师傅表示,自己的车上就有96103的应答器,但“很少会响”。如果来了活,乘车人的位置和目的地都会显示在屏幕上,但因为屏幕太小,字都很难看清。“更大的问题是没导航,只知道地点名字不知道在哪,有时跟乘客打电话都说不清楚。”王师傅表示,现在很少有通过召车热线实时叫车的单子,偶尔会有几单提前预约去机场、火车站的。

《通知》中还提到,要“引导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提供电召服务,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记者尝试使用了滴滴出行、阳光出行、首汽约车三款约车软件,目前没有一个软件能够实现一键叫车,也没有办法提供电话叫车服务。

站点

临时停靠站成了停车场

和电话召车热线同期出现在北京城的,还有出租车扬召站。这些设立在路边的站点统一配有黄蓝相间的牌子,上面写着96106号码。站牌前划着蓝色边框的停车位,出租车可以在此即停即走,或是停车候客。

《通知》里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车候客点、临时停靠点,依托信息化技术提供便捷叫车服务。”而北京的这些扬召站,恰恰就分布在医院,居民区和商业区附近,和《通知》所提的要求十分相符。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扬召站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各种问题。

“说是停靠站,但那根本就没有出租车!”家住海淀八宝庄24号楼的邱爷爷今年已经80岁,说起楼前阜成路辅路的一个出租车扬召站,他气得直摆手。邱爷爷有时会去304医院看病,因为家门口没有合适的公交车,他只能打车前往。但平时几乎没有空车从辅路经过,更别提在扬召站停靠了。没有办法的邱爷爷,只能走到主路的一个豁口去打车,十分危险。如果主路也打不到,他就只能步行一公里前往医院。

有的扬召站无人问津,还有的站点倒是有出租车停靠,只不过它已经完全变成了出租车的“停车场”。在苹果园路中段的一个扬召站,记者就看到有两个出租车停在这里,但司机位置空无一人。等候了20多分钟,依然没见有司机回来。住在旁边小院的居民表示,这里经常停着出租车,但没见几次有人在。

除了居民区,记者在医院附近也找到了扬召站。或许是因为停车资源紧张,这些扬召站往往会被私人车辆占据。在友谊医院西门旁边、佑安医院门诊楼南侧,记者都看到了扬召站的站牌,但前面的停车位全都停着私家车。

在邱爷爷看来,老年人如今打车这么困难,这些扬召站理应被更好地运用起来,“如果这牌子能装一个按钮,我一按司机就知道有人在这里叫车,那该多好!”

#打车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