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杨宇霆不死,日军不敢轻易发动九一八,少帅为何要自断一臂?

2020-12-01新闻8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奉军之中的关键人物杨宇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沈阳北大营,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几百个日本兵长驱直入,打跑了人数几十万的关东军,短短数月,东北全境就落入了日本人之手。东北人民在痛骂张学良的同时,不由自主地怀念起了奉军的另外一位实力派人物杨宇霆。当时就有人断言“若杨宇霆不死,东北不至于丢得这么快”。

那杨宇霆究竟是谁?为啥他对于奉军这么重要?为啥这么重要的人,会被张学良暗杀在老虎厅呢?本期枭雄传,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问题。

直奉大战之后,奉军内部分成了三派,分别是老派,士官派和陆大派,士官派指的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的军人,杨宇霆就是士官派的首脑,他靠着北洋大佬徐树铮的推荐进入了奉军,成为了张作霖的谋士,并且他刚到张作霖身边,就献计让张作霖当上了奉天府的督军,并且联合徐树铮扣下了冯国璋在秦皇岛的军火物资,给张作霖装备了七个旅,这些装备,本来是冯国璋用来装备四个甲种师的,因此得到这些武器的张作霖一跃挤上军阀宝座,成立了北洋军阀中的三大势力之一的奉系。

从此之后,杨宇霆就深得张作霖信任,成为了奉系参谋长,一度被誉为是奉系之中的“张仪”。这个“张仪”的本事有多大呢?他当了奉系的参谋长之后,大刀阔斧的对奉系军队进行了改革,严格意义上来说,韩林春、姜登选、郭松龄等新派军人都是因为他的改革才得以进入奉军,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奉军的中坚力量。

除了为奉军中高层注入新鲜血液之外,他还改进了东三省的军工产业结构,直接把东北地区的军工生产力带到了全国第一。所以即使是强大的日本关东军,见了张作霖都得给三分面子,就是因为张作霖背后有杨宇霆带出来的全新奉军,有强大的兵工厂,这使得日本即使垂涎东北,但一直不敢轻易动手。

张作霖和日本人打交道,身边自然需要一个日本通,而从日本军校毕业的杨宇霆自然就符合这个条件,在杨宇霆的建议下,张作霖奉行“避免中日冲突,假利套诱日本”的方针,不断地从日本人手里骗取奉系所需要的资源和物资,又不停“赊账”,耍的日本人团团转。一时之间,让东三省发展一片大好,实力也蹭蹭上涨。

奉军的实力后来强大到可以发动直奉大战并且取胜,这其中少不了杨宇霆的努力,所以杨宇霆,才是真正意义上奉军的灵魂人物,没有这只猛虎,张作霖成不了大事。

但身为张作霖的心腹大臣,杨宇霆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他性格张扬,骄横自恃,目空一切,唯我独尊,除了老帅张作霖,他谁都不放在眼里,包括张学良。张学良身为少帅,铁打的奉系接班人,谁见了都要巴结,但杨宇霆不但对他很冷淡,而且在张学良担任奉军第二旅旅长的时候,杨宇霆经常限制第二旅和第六旅的军需预算以及弹药补给,第六旅是郭松龄的部队,郭松龄和少帅关系最好,杨宇霆这么做,摆明了就是瞧不上少帅。

张学良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当时杨宇霆对第二旅和第六旅的态度,让他都感到很为难,更别提被针对的郭松龄了,因此郭松龄和杨宇霆的矛盾越积越深,最终无可化解。

1925年,郭松龄突然反奉,矛头直指杨宇霆,张作霖情急之下马上让杨宇霆下野,没想到郭松龄根本不领情,他的目的是要致杨宇霆于死地,并且彻底推翻奉系军阀,实现全国统一。杨宇霆得知此事之后对郭松龄更是恨之入骨,郭松龄战败被俘之后,他假借张作霖的命令秘密处死了郭松龄,并且怂恿张作霖把郭松龄夫妇暴尸三日,这件事极大的伤了张学良的心,因为郭松龄和他亦师亦友,虽然反奉,但往日感情仍在,看见自己的恩师死后还被人侮辱,张学良把这份仇记在了杨宇霆身上。

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正式成为了奉军的掌门人,可是他这个掌门人有名无实,因为奉军大权基本上都掌握在人家杨宇霆手里。杨宇霆也不客气,经常以张家的“执父”名义自居,动不动就在公开场合对张学良指手画脚,指出他的错误和不足,这让少帅很没有面子。

张学良掌管东北初期,由于地位不稳当,对于杨宇霆他只能忍耐,谁知他的忍耐反而成了杨宇霆眼里的懦弱,杨宇霆变得越发嚣张跋扈了,连带着底下的军官都开始对少帅爱答不理,唯杨宇霆之命是从。

或许是受到了郭松龄的影响,张学良想要完成东北易帜,完成祖国一统的愿望,但杨宇霆却偏偏不同意,二人因此经常争吵,关系十分僵硬。

二人关系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东北易帜的当天,张学良携同奉系高层与南京方面派来的代表进行合照时,杨宇霆突然离去,这是摆明了在媒体面前公开以下犯上,不给张学良面子。这件事,也成了张学良后来要杀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间终于来到了1929年1月10日,不知死之将至的杨宇霆和常荫槐向少帅提议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不经少帅同意,他们直接带着合同过来要求少帅签字同意。此时的少帅杀心已起,他挽留杨常二人在少帅府吃饭,想最后试探一下二人对他的态度,没想到杨常二人直接拒绝了他,并且声称在外边吃饭,然后回来签署文件。

显然,杨宇霆根本不给少帅任何面子,也根本不会服从少帅任何调遣,所以少帅下定了决心,在老虎厅埋伏了六个精干的卫士,就等着扬常二人入瓮。

果然,扬常二人再次带着文件来到了老虎厅,张学良假意和他们和解,问杨宇霆能不能过段时间再签署文件,杨宇霆直接破口大骂张学良不懂事,让他赶快签了了事。

张学良看到杨宇霆态度嚣张,于是借口去楼上取来冰镇西瓜来为两位大臣解渴,离开了大厅。

“去楼上取西瓜”其实是暗号,在门外埋伏的卫兵听到暗语,在少帅离开老虎厅后随即冲入。他们押下杨、常二人,并向其宣布罪行:“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二人立即处死,就地执行!”话音刚落,卫兵连开数枪,杨宇霆、常荫槐血撒当场。

张作霖死后最具实权的东北奉系大臣就这么倒下了,少帅通过杀杨宇霆立了威,坐稳了东北王的位子,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个能干实事的大臣,最高兴的恐怕是日本,因为张作霖时期,日本忌惮的其实就是杨宇霆而非张作霖,现在少帅杀了杨宇霆,岂不是给他们除去一个大敌?

果然杨宇霆死了才两年,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这恐怕不是巧合,如果杨宇霆在的话,日本就算要发动九一八,可能也会再延迟两年,毕竟,杨宇霆是一个真正可怕而且有实力的人物,绝非张学良能比的。一代枭雄,如此下场,真的令人唏嘘,但,这就是历史呀!

#近代史#张学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