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首车垃圾进厂!能回收、能发电、能观光……汝州的这个园区启用!

2020-12-01新闻2

11月26日,光大环境汝州市静脉产业园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举行启用仪式。上午10时12分,第一辆垃圾车缓缓驶进厂区,进入垃圾卸料平台,在现场管理人员的引导下,卸料门开启,整车垃圾稳稳卸入垃圾仓,顺利完成第一车垃圾入仓。全体人员难掩激动,热烈鼓掌,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到来。首车垃圾进厂,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利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汝州市静脉产业园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垃圾1300吨,一期总投资4.36亿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800吨,同时包含建设一座日处理7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配置2台350吨/日机械炉排垃圾焚炉和1台1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同时掺烧50吨/日干化后的城镇污泥;配套建设5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10吨/日废弃油脂处理设施。

主要新建垃圾接收与储存、焚烧、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飞灰稳定化、渗滤液处理等系统及其他公用配套辅助设施等。项目于2019年6月30日开工建设,经过近500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迎来了项目启用首车垃圾进厂这一重要节点,预计每年处理生活垃圾25.55万吨,餐厨垃圾1.83万吨,干化污泥1.83万吨,年发电量9110万kWh,年上网电量7288万kWh,年可节约3.2万吨标准煤。

静脉产业,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所以后来专家们形象地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行业称为“静脉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顾名思义,静脉产业也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当今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 “垃圾过剩” 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简单点说静脉产业就是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的行业!以前人们处理垃圾常用的方法是填埋,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量已经成指数级增长,再多的土地也无法承载过量的垃圾了,而静脉产业运用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那么垃圾怎么燃烧?燃烧后有没有气味?对生态环境有哪些污染?垃圾怎么发电?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跟随众人进入厂区内参观,共同见证垃圾变宝的神奇瞬间。

走进厂区,第一眼看到的是喷泉、游园和小溪,隔着小溪,是多种多样的树木,其中还有个供人休憩的凉亭。让记者吃惊的是整个厂区干净整洁不仅没有噪音,还闻不到任何异味,硕大的烟囱完全看不到浓烟排出的痕迹。可以说这家“处理厂”堪比一个小型公园。

在厂区内,垃圾将全部被存放在一个密闭的高度为30米的封闭式垃圾仓里,仓底由厚重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透过仓外的玻璃操作间,只见两个巨大的“铁爪子”悬在上空,它可以抓起垃圾精准地投入到焚烧炉内,全过程都在密闭的仓内进行。仓内进行了负压、加密处理,仓内的空气不会溢出,异味也因此被控制在垃圾仓内。运入多少垃圾、燃烧状况如何,工作人员通过先进的可视化智能中控室就能随时掌握和操作。

光大环保中国公司汝州项目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献忠介绍:“环卫垃圾车通过通道进入厂区后,先通过地磅称重计量,然后倒入垃圾接收跨中进行储存。一般会储存7天,目的是为了将这些‘新鲜’垃圾中的水分过滤出去,提高垃圾焚烧的热值。然后,经过发酵干燥处理后的垃圾投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并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电机发电。而在焚烧炉的垃圾经过高温燃烧后,80%会被烧掉,其他20%化为灰渣、飞灰,飞灰通过通过固化达标后,进行填埋或用作水泥辅助原料,灰渣则可当作制砖材料加以利用;垃圾产生的渗滤液经深度处理回流至厂内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垃圾处理的零排放。”

该项目真正实现了垃圾的“变废为宝,转废为能”,有效解决了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现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结合统一。接下来,该项目将继续秉承“情系生态环境,筑梦美丽中国”的使命,不忘初心,再接再厉,确保项目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顺利并网发电,保证项目“安全生产,达标运行”,将汝州市静脉产业园项目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花园式工厂,打造河南省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城镇污泥协同处置的标杆示范项目,为建设“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的魅力汝州贡献力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