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静态拉伸 弹性模量计算

2020-12-04知识2

静态拉伸法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思考题,请各位高手帮帮忙。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静态拉伸 弹性模量计算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为什么要取增减砝码的平均值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2113性模量,要取增减砝码5261的平均值4102以减小误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原因1653。首先,钢丝一般都会有点弯曲,所以开始放砝码时,会慢慢将弯曲拉直。所以增减砝码的读数会有不同。其次,增减砝码时候,钢丝夹具和平台的摩擦力方向不同,也需要两个结果求平均以减少误差。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静态拉伸 弹性模量计算

用静态拉伸法测材料的弹性模量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静态拉伸 弹性模量计算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报告的标准值怎么求?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2.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4.学会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结果的正确表达;5.学会实验报告的。

拉伸法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的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杨氏模量测量仪,一般没有调节成标准状态的功能,因此,测量时基本是在非标准状态下进行,存在着系统误差。其实,由于标尺基本是平行固定在立柱。

用静态拉伸法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施力过程为什么要避免回力?

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为什么分别采用不同测量仪器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是在弹性范围内进行的吗?试之说明?为什么同是长度测量,要分别用不同的量具?第一个问题。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必须是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必须的。因为杨氏。

什么是静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 动弹性模量2113是动力荷载的弹性模量,例如:在爆炸荷载5261作用下材料4102在弹性模量会增大.静弹1653性模量是材料在静力荷载或拟静力荷载下的弹性模量,即一般概念上的弹性模量 两个试验方法不同(动力和静力),机理也有区别,数量关系上一般动弹模大于静弹模,至于相关关系,不是线形关系。有人提出来低围压或岩石破碎时,两个接近相等,高强度岩石动弹模是静弹模2倍。我们平时采用2倍关系,但有试验应该以试验为准。这里有一个资料供参考。有人建议:动弹模/静弹模=0.5-2.1,也有人建立相关关系给出Es静=Ed动/K,Kmax=(3·10^-5)·Ed-0.1;Kmin=(3·10^-5)·Ed-0.9.

静态拉伸法测定金属弹性模量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凌凌Ⅶ迦①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2113实验报告5261弹性模量(亦称杨4102氏模量)是固体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1653它标志着材料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的抵抗能力。作为测定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一个传统方法,静态拉伸法在一起合理配置、误差分析和长度的放大测量等方面有着普遍意义,但这种方法拉伸试验荷载大,加载速度慢,存在弛豫过程,对于脆性材料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测量难以实现。实验原理及仪器胡克定律指出,对于有拉伸压缩形变的弹性形体,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式中比例系数E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它是描写材料自身弹性的物理量.改写上式则有、(1)可见,只要测量外力F、材料(本实验用金属丝)的长度L和截面积S,以及金属丝的长度变化量,就可以计算出弹性模量E。其中,F、S和L都是比较容易测得的,唯有很小,用一般的量具不易准确测量。本实验采用光杠杆镜尺组进行长度微小变化量的测量,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长度放大测量的方法。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仪器有:弹性模量仪(如图1)、光杠杆镜尺组(如图2)、螺旋测微器、米尺、砝码等。图1弹性模量测量装置图2光杠杆图3光杠杆放大原理仪器调节好后,金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