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桃园结义,了解下!历史上结拜兄弟的各种归宿

2020-12-11新闻5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结拜兄弟,最出名的莫过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当然,他们三人之所以出名,确实够义气、够正能量,因而其故事广为人知,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下,更显得波澜壮阔,再加上诸葛亮这个神助攻,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刘关张,关羽在很多地方还成为了神。

除了刘关张外,历史上还有很多结拜兄弟流传于世,今天一起看看,也算是给兄弟们一个总结,并告诉自己,不管是江湖之中,还是庙堂之上,兄弟都要悠着点。

结拜兄弟不知道起于何时?已无从考察,但誓言无外乎几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没有了兄弟,自己也无法活不下去了;“世世子孙,无相害也!”你我是兄弟,儿子和儿子的儿子也应该是兄弟。几乎没有人提为什么要结拜为兄弟,但各人心中都清楚,为什么要结拜为兄弟。

可惜,大部分有过类似誓言的最终都成了敌人,比如刘邦和项羽就曾结为兄弟,彦曰在《史记》上找了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哥俩结拜时的誓言和场景。但刘邦在攻下咸阳后,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刘邦和项羽争天下,双方争得不亦乐乎,相持不下之际,项羽抓来了刘邦的老婆吕雉和他的老父亲刘太公。《史记》原文是这样记录的:

(项羽)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

可见刘邦项羽是结拜过兄弟的,两人供认不讳,周边的人也知道。只是后来都想当皇帝,哪里还管兄弟情谊!且刘邦这个老油条早就吃透了项羽,对自己老父亲和妻子儿女没有多少情感,所以项羽这一招没有用。不过,可笑的是,鸿门宴时项伯吃里扒外,这次项伯又来了,看来项伯是不把项羽坑死,誓不罢休。当然项伯最后投靠了刘邦,且因功高而被封为“射阳侯”,改姓刘。

可见结拜兄弟在利益面前一点不可靠,更不要说生命面前了。当然,在利益面前,亲叔叔也同样不可靠。

国和国之间称兄道弟的也有,如北宋和辽国经过多年战争,双方都筋疲力尽,不愿再干仗,于是在宰相寇准的撮合下,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第一条即是: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你我是兄弟,以后不管后代谁当皇帝,他们都是兄弟,年纪大的就是哥哥,年纪小的就是弟弟。这样,宋辽还真和平了100多年。两国因长年没有战争,导致宋辽都兵备松弛,忘战去兵,最终辽被金所灭,GAME OVER。而北宋皇帝被俘后也变成了南宋。

一般来说,共同打天下的时候,带头的总会和大家结拜兄弟或认义子,刘邦、李世民、朱元璋都是如此,刘邦在给兄弟们封侯时还说了一句誓言“以河为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大概就是你们好好干,保我大汉江山,大家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可惜后来这些诸侯都被灭掉了。当然朱元璋更狠,几乎一个不留。

这些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哥和兄弟,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说相互间出卖坑杀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实中的小百姓利益可能没有那么大,有时还涉及犯法,有约束,不敢乱来。

当然还有小说中的萧峰、段誉和虚竹三兄弟,倒是虚构得有血有肉,义薄云天,让人热血沸腾。可惜,小说就是小说。《隋唐英雄传》里的一杆瓦岗英雄同样是结拜兄弟,虽大多有始有终,但也不乏叛徒。可见兄弟在现实或文学作品中,都不是那么可靠。可靠的还是利益,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

总的来说,所谓结拜兄弟,其实就是结党,刘关张为民放下自我、宋辽为国而摈弃敌意,而普通人大多为了苟合营私,至于江湖中的兄弟就更不用说了,纯粹就是为了争夺利益,利尽即义尽,反目成仇是自然之理。

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曾分析过类似问题,并指出:“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可以说一针见血,叫你一声“兄弟”,是因为你还可以当枪使。

哥们兄弟,如果准备结拜,可要想想,你是否有成为炮灰的价值,有的话还能喝上一碗汤;没有价值,你连汤都喝不上。不要为了那份安全感,或所谓义气,而成为他人的鱼肉。喝了那碗孟婆汤,将记不起过去,更没有将来。

#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