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州习水: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20-12-14新闻8

隆冬时节,天色未央,行走在醒民镇的康庄大道上,连片的红心蜜柚林里清香四溢、满目黄橙橙的柚子挂满枝头,成为冬季里最为艳丽的风景。

醒民柚子。

“今年这些柚子长势不错,又是个丰收年。”红岗村贫困户陈庆利指着柚子树,乐呵呵说道。几年前的他还窝在家中,等着政府上门救济,后来红岗村驻村工作队来到他家,跟他讲解了种植经果林相关政策,带他报名参加了种植培训,现在他不仅成为了基地的管理人员还利用土地入股合作社成为了社员,他每年因此可增加3万余元。

为实现高质量脱贫与保护绿水青山的相生共赢,获得生态与发展的“双丰收”,近年来,习水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林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将“林业大县”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创新林业扶贫机制与模式,走出“抓住产业牛鼻子,激发绿水青山潜力,使山得绿、民得利”的生态脱贫新路子,“增绿”和“增收”双促双赢,实现了群众致富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发展绿色产业 助长绿色收入

通过种植经果林实现脱贫增收的在全县各地都比比皆是,走进二郎镇,只见漫山遍野的柚子林沿山起伏,郁郁葱葱。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二郎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柚子种植,还请来了技术员现场为村民进行指导。

张德同是该镇大桥村第一个支持并加入合作社发展柚子种植的农户,同样是在几年前,他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了十来棵柚子树,但没想到的是,去年,这10来棵柚子树居然为他带了几千元的收益。尝到甜头的张德同,得知村里要大力发展柚子种植时毫不犹豫的将自家土地入股基地并成为了基地管理员。“以前种玉米、红薯,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柚子收入翻了好几番。”张德同高兴地说。

柚子2—3年挂果,习水县通过“支部 农户 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统一采购苗木、坚持“村社合一”,建好专业合作社,建立委托、合作帮扶机制,引导扶贫对象以土地、扶贫贴息贷款入股,参与柚子开发,并采取分期套种的方式,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目前,全县共发展柚子2.8万多亩,柚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户)5家,带动贫困人口4280户13516人,参与柚子种植贫困群众每年人均增收458元以上。

柚子产业只是我县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处处可见“山外种果树、山内种茶叶、遍地种花椒”的喜人景象,各个专业合作社也正抓住冬日“小阳春”的尾巴栽种优质经果林幼苗,栽下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县委提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的发展思路后,贫困户和合作社的劲头高涨,我们公司发展更有新动力。”为把二里镇和官店镇发展种植的1000亩白茶管理好,习水县利民白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卫东近来忙得脚不沾地。

二里白茶基地。

白茶。

吴卫东介绍,茶叶季节性强,不比其他农作物,采摘受季节和人工的制约。为帮助贫困户增收、确保采摘品质,公司统一收购贫困户采摘的茶叶。

习水县利民白茶有限公司是本县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公司通过打造有机茶园、规划生态旅游、建成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并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等方式,为习水脱贫攻坚战役鼓劲助力。

据了解,今年习水县计划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9528万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植经济林木脱贫致富。到2020年底扶贫主导产业基地突破19.3万亩(其中花椒13万亩,方竹3万亩,蜜柚2.8万亩,大树茶0.5万亩)。

实施生态护林 确保“绿”“利”双收

每隔一天,仙源镇福同村村民代国强就会徒步到附近山林,手握镰刀“披荆斩棘”。2014年因缺乏技术与资金,家庭生活困难,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通过政策帮扶,被聘为福同村生态护林员,他每年因此可增加1万元收入。

仙源镇福同村。

“从这边山头到那边山头总共有5000多亩山林都归我巡逻,虽然范围广、面积宽,不过我已经习惯了。”代国强指着远处说,巡遍所有山头要一个星期时间。

“自从我当上护林员,每年可以为家庭增加1万元的收入,国家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我也享受到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他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

“现在,我们还在森林资源后期管护上做好贫困户的‘增收账’,重点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林业生态管护工作,让贫困户在承担森林管护任务中就地从业,有效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缓解了林农‘绿’和‘利’的矛盾,有力支持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习水县严格按照“县建、乡管、村用”的管理机制,优先将身体健康有巡山护林能力,能承担日常护林职责的贫困人口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全县3年共选聘护林员1655名,人均劳务费10000元/年/人,取得了扶贫攻坚和林业生态建设“双赢”。

此外,习水县还以护林员队伍建设为契机,创新了基层林业管理,建立了由生态护林员为骨干的乡镇森林消防队联护联防队伍,通过电话联系卡和微信群,达成了林情互通,护林员除了日常护林管护,在防火期坚持每天值班巡山,向乡镇、县森林防火部门上报林情和火情,无论责任区内区外,发现火情火警,共同上山处警,通过护林员队伍的建立,完善了森林管理和森林防火机制。

据统计,近年来,习水县共开展造林绿化面积30万亩,先后实施花椒种植13万亩、方竹笋3万亩、桃、李等精品水果8万亩,截止2019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97%。昔日的荒山荒坡被披满“绿装”,在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过程中,一幅“生态致富”的绿色动人画卷正在全县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文/张川 图由习水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扶贫#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