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灌蛋:比什么蒸蛋、煮蛋都好吃,是如何把那么多东西塞到蛋里去的

2020-12-15新闻4

记忆中,闽北人过年,家家要灌尾肠,一直以来这里的人都 认为用糯米、香菇、蛋等原料灌起来的尾肠,是象征着荣华富贵的呢!

可是对于“灌蛋”竟很少有人会做,甚至有的人连听也没有听说过。蛋怎么灌?谁会灌?

可在这奇妙的世上,真有那么一个地方的人会“灌蛋”呢!

在闽北,灌蛋也只有南平市顺昌仁寿乡的人才行,其他地方的人还真的只能干瞪眼呢!

从前,每当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带的人家就会制作他们拿手的“灌蛋”来过大年。

为什么在这么大的闽北,只有顺昌人过年才有吃灌蛋的习俗呢?哈哈,别急,要知道在我们闽北,有很多美食都有美丽的传说的。

据说,早年中华大地有外族入侵,为了抵御外敌,一户人家的儿子从军去了。儿子走了之后,就一直没有音信。家里的老人则盼着远征的亲人能早日回家团聚。

他们盼呀盼,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儿子真的被盼回来了。这时正好老人的两个女儿送来年,她们一个送猪肉,一个送鸭蛋。

看着一家人团聚,老父亲特高兴,就出了一道考题:要家里的几个年轻女人把肉和蛋做成一道能象征团圆欢乐的食品。说是这样才有好兆头。

父亲的令,做儿女的能不执行?于是,先由大女儿动手。她把蛋打散,和切碎的猪肉一起放到锅里煎成圆圆的饼。有肉,有蛋,这就是团圆了。

可是老人看了说,蛋不能打碎,要煮成囫囵蛋才好。

接着,二女儿上场,她把猪肉撒在蛋上面,蒸成蛋肉块。老人一看还是不满意。

聪明手巧的儿媳不想让老人失望,她想了想,先小心地打开一个鸭蛋,发现蛋中有一小眼,就切碎了一些肉,小心地塞进蛋黄内,然后放入汤锅里煮,这样一个完整的嵌着肉泥的蛋就完成了。

老人看了很是满意,并一直夸媳妇巧。哪想这种蛋一吃更是美味异常。

后来,乡邻们知道蛋的这种新做法很好吃,就都开始制作。于是,灌蛋就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下来了。

好多好多年过去了,这种蛋也经过众人改良。变成了现在的灌蛋。这煮好的“灌蛋”外表晶莹如雪,且白里透黄,它们在青葱的点缀下更是色彩鲜艳,令人顿生食欲。

第一次品尝灌蛋的“吃货”们都会好奇,是如何把这么多东西塞到蛋里去的?人类为了吃到更好更美味的东西,做到无所不至,据说从前的美食家,还能从豆芽里塞进肉后炒来吃的。蛋于这些巧手的人来说又有何难。

吃过灌蛋后,这一独特的美食将会永远留在心中,成为独家记忆。再有什么蒸蛋,煮蛋也不感兴趣了,灌蛋成了食客心中的巫山云,沧海水……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灌蛋”制作配料有葱、香菇干、土鸭蛋、猪肉等,食材看似简单,却颇有讲究。

制作“灌蛋”用的是放养土鸭生出的鸭蛋,蛋白粘稠,蛋黄不容易散开。

当然,“灌蛋”的馅也是极为重要的,猪肉要选用口感更为润滑的农家土猪前腿肉。再配上从木头上长出来的冬菇,这凝聚了山珍的馅料,清醇无比。这农家的乡味,永远是乡民心头的最宠。

肉馅搅拌腌制好以后,就要进入最“神秘”的灌蛋环节了。

灌时要看准鸭蛋黄中的白眼,用一小竹签将小眼轻轻刺破,再将小团肉糜塞进蛋黄内,这样灌到最后,蛋黄膨胀至原先的数倍,依然圆满不破!这才算是高手。

灌好的蛋随后倒入汤锅中文火烧煮(汤料以骨头汤、鸡鸭汤为佳),它们在汤锅里浮滔沉沉犹如人生的起起落落。等到灌蛋浮起再稍微煮上片刻即可捞起。

看着那一个个轩轩圆圆的蛋,真的很喜庆。细品“灌蛋”,外皮嫩滑,蛋黄与肉菇的味道交融平凡日子的美好。

若肉糜中加一味红菇,那就是顶极的灌蛋了。

谁都 知道,红菇是菇中之王,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上来说,都是公认好。红菇能让灌蛋口味飞升了一大截。

所以,有幸吃到有红菇的灌蛋,可以说是真正的口福了。(乡土文苑,陈理华供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烹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