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2020年北京海淀业余文艺团队大赛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2020-12-16新闻3

主办方供图

作为文化大区,北京市海淀区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人才荟萃,涌现出一大批爱好文艺的业余团队。以赛演“艺”,以赛提质,自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大赛创办,该赛事已经成为地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展示、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海淀区群众文化的年度盛事。多年来,遍布海淀区各街镇的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在这个舞台上同台竞技、以艺会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020年,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宣传社会正能量,海淀区文化馆持续举办“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大赛”这一文化品牌活动,尽管今年情况特殊,但地区群众依然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参与。海淀区文化馆精心设计活动环节,赛前赛中的合理组织,也保证了活动的圆满举行。

近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的第十七季海淀文化季之2020年海淀业余文艺团队大赛戏曲比赛、合唱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精彩上演,表现了海淀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优秀的艺术能力,展现出海淀区群众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竞展歌喉 唱响海淀

唱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首首经典歌曲唱响心中的激昂,一段段优美旋律演绎时代的篇章。12月10日下午,海淀工人文化宫剧场里上演了一场紧张而又刺激的业余文艺团队大赛合唱决赛。来自海淀区各街镇的20支团队齐聚一堂,竞展歌喉,唱响海淀。

高手过招,强者对决。在学院路街道青松合唱团带来的一首热情奔放的合唱作品《缆车》中,精彩对决正式开始。爽朗、充满乐观的自豪情绪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观众。紧接着,各个团队依次登场,轮番展示他们精心编排的合唱曲目。《红旗颂》、《党旗更鲜艳》、《又见西柏坡》、《遵义会议放光辉》等红色经典歌曲,带领观众重温了历史,共同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赞美祖国》、《祖国慈祥的母亲》等作品生动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情赞颂和深情爱恋,将浓浓的家国情怀更加深入人心。《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微山湖》、《回家》、《晚霞进行曲》等等作品让人回味无穷,唱出了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个下午,嘹亮的歌声响彻剧场上空,每个团队带来的曲目风格各不相同,但个激情飞扬,魅力四射,每支团队的演唱可圈可点,大家配合默契,声部搭配合理,队形创意十足,浓厚的感情、磅礴的气势使在场观众深受感染。

经过评委们认真细致评选,来自西三旗街道的五色土合唱团、温泉镇的泉之声合唱团、学院路街道的石油春天合唱团等6支团队获得一等奖,来自八里庄街道的唱裕合唱团、曙光街道的秋水长天合唱团等7支合唱团获得二等奖,来自北下关街道的霞光合唱团等7支团队获得三等奖。比赛结束后,李初建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并从合唱指挥、伴奏、领唱、发声等角度与参赛各团队分享合唱艺术,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合唱艺术公开课。

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大赛合唱比赛已举办多年,每年吸引数十支团队参赛。鉴于今年情况特殊,海淀区文化馆简化比赛环节,将往年的线下海选改为线上海选。同时,决赛现场要求每支团队赛完除领队外全员立即离场,从而有效防止了人员高度聚集的风险。通过比赛,既现场普及合唱艺术,又达到了以赛演“艺”、以赛提质和大赛目的,并为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创造了与艺术名家面对面艺术提升机会,进一步带动海淀区群众合唱事业的发展。

同台竞技 共唱梨园

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艺术

11月30日下午,海淀区文化馆小剧场里群英荟萃,好戏连台。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海淀区文化馆承办的第十七季海淀文化季之2020年海淀业余文艺团队大赛戏曲比赛在此火热举行,来自海淀区各街镇的12支团队同台竞技,共唱梨园。

来自田村路街道的景宜里社区京剧团首个上场,他们带来的《中国脊梁》,以京剧的形式,向英勇无畏的逆行者和为祖国为人民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致敬。荡气回肠,振奋人心,激发在场的每一个观众的爱国热情,传递着鼓舞人心的力量。紧接着,《贵妃醉酒》、《白毛女选段》、《四郎探母》、《十八相送》、《霸王别姬》、《全民奋战阻疫情》等好戏接连上演。或评剧、或豫剧、或京剧、或越剧;或经典、或原创;或轻柔婉转,或唯美典雅,或铿锵大气,或抑扬顿挫,或活泼生动,或雍容华美。多种流派,精彩纷呈。唱、念、坐、打,样样出彩、韵味十足,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的"戏曲盛宴",展示了海淀区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和优秀地方戏曲艺术的魅力和韵味。

经过激烈的角逐,西三旗街道豫剧队和温泉镇舞台姐妹越剧社摘取桂冠,万寿路街道翠中社区京剧队等三支团队获得二等奖;曙光街道晴雪园社区海纳艺术团等四支团队获得三等奖。至此,戏曲大赛落下帷幕。

戏曲艺术在海淀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京剧、豫剧、越剧、评剧在民间根基深厚,有一大批热衷于戏曲艺术的专业人士与业余爱好者以及戏迷粉丝,群众业余剧团在海淀区遍地开花。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和振兴戏曲艺术,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海淀区每年举办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戏曲大赛。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每年吸引众多群众剧团参赛。业余文艺团队大赛的举办促进了戏曲交流,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弘扬、传承和创新戏曲艺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器乐亮相 舞蹈争艳

展示群众文艺风采

扬琴、古筝、中阮,各种器乐如十八般兵器依次亮相;管乐队、手风琴队、葫芦丝队,各类文艺团队悉数登场,奏响海淀“好声音”。11月27日下午,文化馆小剧场里弦乐飘飘、余音绕梁,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主办的2020年第十七届海淀文化季之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大赛器乐决赛正式开赛。

此次器乐比赛共有17支团队参赛,每支参赛队伍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用手中的乐器诉说不同的故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心灵碰撞。《月光下的凤尾竹》、《沂蒙山好风光》、《夸山东》、《映山红》、《金蛇狂舞》、《大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华丽上演,或激昂、或热烈、或奔放、或欢快,有充满浓郁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曲目,有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告白,也有充满浓浓怀旧色彩的经典曲目。在选手们的精彩演绎下,赛场气氛高潮迭起,充分展示了海淀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高超的演奏水平以及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本次大赛中,最终评选出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五名。

12月14日下午,2020年海淀区业余文艺团队大赛舞蹈决赛在海淀工人文化宫举行,经由线上视频海选晋级决赛的29支业余文艺舞蹈团队齐聚一堂,展开最后的角逐。参赛队员们?个个盛装打扮,或轻步曼舞,或热烈豪放,或意蕴悠长,充分展示了不同类型、多种风格的舞蹈表演。不少队员将《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映山红》等主题鲜明的经典歌曲作为伴奏曲目,通过曼妙的舞蹈赞颂伟大祖国,歌唱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表达对祖国、对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除了诠释大家熟知的经典舞蹈之外,不少团队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作品,如万寿路街道国悦芳华舞蹈队带来原创古典舞《粉墨》,无论是服装,还是演员的动作,都绝美娇艳、温婉典雅,极尽中国古典舞的韵味,展示了演员们不一般的舞技。上庄镇级舞蹈队带来《绿色时尚》将垃圾分类搬上舞台,用音乐、舞蹈艺术宣传垃圾分类,创意十足,深入人心。万寿路1号社区钊舞团带来的《“疫”不容辞》,通过舞蹈肢体语言,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战疫中的责任、担当和勇气,展示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温暖人心,鼓舞士气。

通过比赛,团员们不仅享受了一次精彩的视觉盛宴,更展现了海淀人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群众舞蹈艺术的底蕴。正如潘志涛老师在点评时所说,海淀区业余舞蹈团队体现了“准专业的艺术水准”,很多作品大气、上档次,主题积极向上,体现了首都舞蹈的艺术特质和审美取向,也展现了海淀人的幸福生活。经过3个多小时的角逐,大赛最终产生一等奖8支、二等奖13支、三等奖8支。最终,2020年海淀业余文艺团队大赛落下帷幕。

本次业余文艺大赛共分戏曲、器乐、舞蹈、合唱四个门类,共吸引来自全区各街镇的71支团队,2300余团员参赛。在特殊时期,大赛组织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制定了严密的工作部署和安全保障措施,目的是让海淀人快乐地舞起来、唱起来、动起来,享受戏曲之韵、和声之乐、舞蹈之美、器乐之精妙,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责编:周伟

#垃圾分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