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辽宁三大举措推进城乡生态宜居建设

2020-12-17新闻10

近几年来,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垃圾分类等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点工作布署,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指导全省各级住建系统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市民群众最关切、城市发展最紧迫的问题,采取三项有效举措,精准发力,破解顽疾,在城乡环境整治方面及生态宜居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12月1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言人介绍说,该厅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生态宜居建设工作及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不断推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三项卓有成效的措施。

一是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展开,推动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辽宁省老旧小区改造主要针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全省共涉及约8407个、62148栋楼、2.29亿平方米、338.8万户居民。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立了全省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把老旧小区改造列为辽宁省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30项重点工作之一,对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分别给予500万、300万、100万元的资金奖励及政策支持。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了“1358”工作法,即“围绕一项总体要求、区分三个改造阶段、完善五个工作机制、聚焦八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先进地区典型示范作用,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例如,鞍山市共和小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议事平台,改造方案“三上三下”征求意见,以党员作用发挥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大连市泡崖小区从硬件改善、绿化、休闲、文化、服务、美化、交往共享等7个方面开展“社区微更新”;沈阳市多福小区建设百姓乐园、居民之家、卫生站、养老院、幼儿园、幸福体验馆等社区服务设施,形成“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多元参与、社会协同”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2019年,辽宁着力解决“屋里冷不冷”、“房顶漏不漏”、“下水堵不堵”等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计划改造459个小区、3451栋楼、1457万平方米、涉及18.7万户,今年底将全部完工。2020年计划改造894个小区、6708栋楼、2619万平方米,涉及35.8万户,目前全部开工,完成总投资40%左右,计划明年底完工。

二是生活垃圾处理及分类加快推进。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切实指导各市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强化宣传,并注重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让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目前,全省建成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7座,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沈阳市城区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05%,大连市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市和县(市)结合地区实际,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省累计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近2.5万个,各市和县(市)城区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98.7%行政村,95.9%自然村组;94%(10659个)的行政村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981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乡镇垃圾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开工232个。沈阳、大连、盘锦市完成垃圾分类地方立法。抚顺新宾县、盘锦盘山县等6个县(市)被评选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住建厅重点抓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以辽宁省政府名义印发《辽宁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和《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工作措施,加快推动立法。二是注重形成合力。省级负总责,市、县(市、区)政府负主体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加快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工在建焚烧项目13个,建成后合计日处理能力1.57万吨,计划投资87.09亿元。四是加强宣传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基层、居民区、资源回收企业开展垃圾分类调研宣传。举办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班,组织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工作。

三是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辽宁省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建设管理过程中,统筹化解城镇污水处理难题,为辽宁省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一是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今年,全省投资约8亿元新(扩)建县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新增处理能力19万吨/日。“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增县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3座,新增排水管网2200公里,累计完成5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6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达标改造。二是基本完成配套管网建设任务。今年全省排水管网更新改造约284公里,累计投入资金近10.6亿元。“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新增排水管网2200公里。三是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已累计排查污水管网6922公里,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346个,消除城市建成区管网设施空白区53.2平方公里,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四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指标任务。全省市、县污水处理率及干污泥处置率均达到95%以上,7个缺水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均达20%以上。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过实施三大举措,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了推进城乡危房旧房改造,扎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动态清零”,确保人民群众的住房安全。深入抓好水污染治理,加快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建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实现长制久清;推进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为辽宁“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作出了新贡献!(文图/张艳波)

#垃圾分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