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轩逸、朗逸等6台紧凑型合资家轿,销量稳定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2020-12-18新闻3

如果预算十多万元,不知道买什么车,同时参与决策的也不止一个人,那买一台主流合资品牌销量靠前的紧凑型轿车,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

中国私人汽车消费市场,兴起于合资紧凑型轿车。这既造就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过去二十年最为庞大的稳健型细分群体,也让合资家轿市场格局长期固化。无论是汽车造型风格、技术迭代、销量靠前车型,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就算电驱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大潮汹涌而来,但主流合资家轿市场好像始终如世外桃源一般,有一道高高的壁垒阻挡所有新生事物的冲击。

但这个占中国车市超过1/5、每年贡献400-500万辆新车增量的细分市场,是否真的稳如泰山?中国主流家用车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是否发生了变化?

今天,《童济仁汽车评论》就来聊一聊这个可能是国内车市中最“无趣”的细分市场。

▎个性化人群开始逃离

如果我们整理过去三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各个细分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从中不难发现三个趋势:

1. 紧凑型轿车始终是国内乘用车第一大细分市场,在2020年前始终保持31%左右的份额,但2020年1-10月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2. 2017-2020年,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型轿车、中大型轿车四个紧凑型轿车潜在增换购细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与紧凑型轿车价格接近的小型SUV,市场份额同样出现下滑。

如果以上一轮中国车市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周期计算,近三年应当是那一批用户集中开始进行新一轮增换购的时间。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像紧凑型SUV、中型轿车这样的中高级市场份额大幅增加。

但是,紧凑型轿车市场整体萎缩的背后,是销量进一步向头部车型集中。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以轿车市场为边界,2017-2020年合资紧凑型轿车市场份额从50.5%滑落至44.4%,但是销量排在前十名的车型市场份额却从27.5%提升至33.0%,占合资紧凑型轿车总销量的74%的。并且,其中有七款车型跑赢了市场大盘。

所以,情况就变得很清楚了。合资紧凑型轿车市场中排名中后段的车型,正在加速淘汰。原本就固化的合资家轿市场,经历了消费人群的代际更迭,正在变得更加“顽固”。

这个市场里留下的,依然还是那些稳健、保守、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消费者们,对于个性有所追求的消费者们,已经开始逃离。

▎十年未变头部市场中的“暗流”

从2015年至2020年,每一年都出现在合资紧凑型轿车前十名的车型有六台。如果不计算入门级别的桑塔纳,加入承接捷达部分销量与作用的宝来,并把雷凌和卡罗拉看成双胞胎车型,那么主流合资家轿消费者的备选清单中一定会有这六台车型:轩逸、朗逸、卡罗拉/雷凌、宝来、速腾、英朗。

这六款车型,都已在国内市场打拼十数年,保有量巨大、市场口碑稳定,几乎达到了只需要提名字就可以买的程度。所以多年来,这几款车型几乎不需要做额外的投放,只保持一般性的营销投入,是各家合资车企制定销量目标时最基本的参考。而且,如果这其中任何一款车型发生了市场波动,其它车型会立刻分食流出的份额。

销量越好的车型,越容易形成市场惯性,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慢。两代朗逸、宝来之间的间隔长达十年,轩逸则一直保持两代车型同堂销售。即便是全球车型,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大多也落后海外市场较多。而且,新科技的应用,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也并不积极。

做一个没有短板的木桶,似乎是在合资紧凑型轿车市场卖好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正因为要调和成本、空间、造型等多方面因素,最后展现出的产品往往就像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

但是,这种现状显然与消费升级、技术变革、需求多元化的大潮格格不入。而我们近年来还是能在一个“无趣”的市场中,找到几个亮点。

第一个就是从2018年开始进入合资紧凑型轿车销量前十的思域。论价格,思域并不算便宜;论造型,思域算是同级中最运动范的一类;论做工品质,思域甚至位居主流中下游水平。

但是,思域在同级别的话题度无人能及,也是沉闷的主流合资紧凑型轿车市场唯一能够热销的运动型车。思域的热销,有其不可复制的偶然性,但也让其成为主流合资家轿中从共性中找个性、在个性中求共性的重要突破口。

第二个就是来自本土品牌的冲击。抛开以性价比热销的车型不看,能进入到主流合资家轿价格区间并且能卖好的车型,目前有三款——领克03、名爵6以及刚刚上市的星瑞。

领克03和名爵6与思域类似,走个性运动路线,利用在动力性、操控性、智能化等产品价值,在合资品牌的强势价格段中抢夺份额。而星瑞则是用升维思考进行降维打击,以紧凑型车之名,行中型车之实,正面迎战主流合资家轿。

无论是哪一种路线,都表明本土品牌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个体量庞大的市场,也看到了合资品牌在这个市场里略显迟缓的步伐。此时,个性化的车型能够吸引那些逃离的用户回归,而越级的车型更是希望直接分流稳健用户的基盘。

合资家轿市场之牢固,仅凭借一两款车型确实很难撬动。但也正是每一款试图重构消费认知的车型不断进行市场教育,这个市场才能有前进的动力。站在这个角度上,合资紧凑型轿车市场中的“暗流”,我们希望越多越好。

▎谁能打破六款合资家轿的垄断?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预算十多万元、选择稳健、性格保守的消费者始终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即便个性化人群越来越多,但是基本盘一直存在。这就决定了,六款热销合资家轿,只要自身不出现大的品质问题引发口碑崩塌,它们的体量就有保证。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电动化的浪潮,始终无法侵袭这个燃油车体量最大的细分市场。

作为多数合资品牌的销量基盘,紧凑型轿车这个市场不允许发生任何的闪失。所以,在电动车真正完全替代燃油车之前,合资家轿市场格局都不会发生本质性变化。换言之,紧凑型轿车市场,将是电动车对燃油车渗透的最后一步。所有的合资品牌,无不希望自家的热销家轿能够坚持到内燃机时代结束,然后平稳地过渡至电动时代。

所以,能够打破这六款合资家轿对细分市场垄断的,一定不是某一款产品力很强的燃油家轿。正如特斯拉Model 3降至25万元后成功打破中型车格局一样,只有当15万元以内价格段里出现另一款“特斯拉”,才能分流现有合资家轿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增量,从而彻底改款细分市场格局。

而这个角色的备选,有可能是传言中的特斯拉Model 2,有可能是在电动化、智能化上有功力深厚的本土品牌,但不太可能是其它造车新势力。不过,受制于当下三电系统的成本,无论是谁想要攻克合资家轿市场,难度远比中型车市场要大得多。

▎写在最后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是今天合资家轿市场的真实写照。

每一个热销车型都在为自己建品牌、立口碑,把竞争的壁垒搭得高高的,不让任何可能影响秩序的元素进入。相反,每一个在墙外对超过400万辆新车份额虎视眈眈的品牌,也在想方设法挖掘基盘消费者们的非显性需求,一点一点撬动着壁垒。

而最终能对合资家轿市场格局变化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应当是一台完全不一样的同价位电动车。

#11-20万#紧凑型车#大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