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现实意义

2020-07-17知识2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首先判断是否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00/3900=7.6%具有商业实质,换成和入的资产不一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分录甲公司 借:银行存款 300库存商品 3600增值税进项 题目不知道考虑不考虑如果考虑付出的现金不正确累计摊销 1200贷:无形资产 4800营业外收入 300乙公司:借:无形资产 39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0增值税销项 题目不知道考虑不考虑如果考虑付出的现金不正确银行存款 300要结转成本非货币交易及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有哪些特点意义 1、非货币交易及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意义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的相关概念:一般等价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商品即是一般等价物。货币:货币…具备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考虑入账价值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1、计算条2113目值的不同方法。5261在没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将入账4102价值理解为一个拥挤的数据,1653但在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应将转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转换资产成本以确定入账价值的基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四条 的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2、增值税对进项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没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增值税影响会计价值。但如果它具有商业实质,它的增值税不会影响资产转换的成本。3、运输和杂项费用对入账价值的影响不同。在没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运输费用和杂项费用将影响入账价值。但是,如果它具有商业实质,其运输和杂项费用不影响资产转换的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3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转换资产的成本。转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交易所具有商业实质。(2)转换资产或转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收益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漆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在会计处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新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变化体现在入账价值的确定、损益的确认和关联方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三个方面。一、入账价值的确定(一)计量基础。旧准则中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而新准则对这一规定进行了更改。新准则要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不符合两个条件之一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准则中,不再按照旧准则中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的单一计价方式,而是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账面价值计量两种情况。因此,新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是关键。在现实中,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果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在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会造成资产价值的高估,违背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相反,当账面价值低于公允价值时,以账面价值入账,会造成资产价值的低估,会违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2113交换的会计处理要分两种5261情况: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4102处理:1)不涉1653及补价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涉及补价的: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例:甲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与乙公司交换一台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5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万元;乙公司的设备原价为80万元,累计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为5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7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补价10万元,发生固定资产清理费用5万元。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患处资产和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那么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50无形资产 150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投资收益 30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银行存款 102、以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及经济含义是什么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交换对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交换的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在会计处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新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变化体现在入账价值的确定、损益的确认和关联方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三个方面。一、入账价值的确定(一)计量基础。旧准则中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而新准则对这一规定进行了更改。新准则要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不符合两个条件之一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准则中,不再按照旧准则中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的单一计价方式,而是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账面价值计量两种情况。因此,新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是关键。在现实中,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果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在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会造成资产价值的高估,违背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相反,当账面价值低于公允价值时,以账面价值入账,会造成资产价值的低估,会违背一致性原则。可见假如一家公司的年营业额是1000万,那么到手的利润是多少? 一千万营业额,以餐饮“火锅店”举例。一年一千万≈日均3万,如果500/桌,那就是60桌一天,如果翻台两次,那就是15个桌位。继续推算…每个桌位平均面积8平方,那楼面就是120平方米。过道,厨房保守算50平方,那整个店面就是170平方使用面积,按60%使用率算,店租面积大概285平方米。以深圳郊区200元/平方的租金算,店租每月57000/月。继续推算…水电算每月2000元。楼面6人,传菜4人,后厨4人,洗碗收银打杂4人,一共18人。因为厨师工资高点,平均算6000吧。每月108000元的工资支出。每月成本=57000+2000+108000=167000元【其他成本暂且为0,或打入菜品成本,比如,损耗,广告,卫生费等等】做过餐饮的都知道,每一个菜的毛利润应该都在100%~150%之间。【请注意,这里面仅仅是菜和加工成本,不含房租水电人工等】我们按100%的毛利去算(酒水饮料利润并不高),年一千万营业额,毛利润值是500万元。上述算了月成本167000元,年成本就是200.4万元,最后得出【年净利润300万左右】。且慢,前期投入还没有算!转让费:按面积150万左右算。装修:装修算3000/平,就是85.5万。设备设施:保守50万。包含桌椅,空调,冰箱,后厨套件等。这样,前期投入285.5万元。【规律:1-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是什么意思?关联方又是什么意思? 用通俗的话解释 谢邀,之前看到你问非货币资产交换的问题了,但你具体哪里不懂,你能详细的说一下么: 1.非货币资产交换要有商业实质 商业实质的标准看起来是有些乱,这个

#会计处理#货币#入账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面价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