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控制系统 核潜艇

2020-07-23知识3

第一带到第四代核反应堆分别是什么?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注明民用还是军用·· 自从 20 世纪50 年代民用核反应堆诞生以来,世界上的核电反应堆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第一代反应堆集中了世界上(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建造的首批原型堆。。核潜艇 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反应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我国从。中国首座具备4代核安全特性的气冷堆今年发电,为什么气冷堆很安全? 要了解高温气冷堆到底有多安全,咱们先来看看其运行机制。上图黑色的小圆柱体为压水堆的核燃料芯块,它们一节一节地被装入燃料棒中。而高温气冷堆的核燃料却是这样的:图为高温气冷堆的球形燃料元件,像一个个煤球,每一个都如网球般大小。中国山东荣成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预计2018年并网发电,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球形燃料元件,图片来自CNI23。球形燃料元件看上去傻大黑粗的样子,但其实它很精密,因为它不止是一个球,它里面还包含着1.2万个“小球”。直径60毫米的球形燃料元件包含1.2万个“小球”。而内部密密麻麻的每一个“小球”也具有精密的结构,如下:“小球”直径1毫米,内部的二氧化铀核芯直径0.5毫米。以上,就是高温气冷堆使用的燃料元件。而它们放入反应堆时大概是下图这个样子: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它是怎么运作的如上图,上万个球形燃料元件在反应堆容器里面进行反应,热量由透明的氦气带走,通过热交换,高达750摄氏度的高温氦气将自身热量传递给二回路中的水。此图为了简明,少画了一个鼓风机,显然,只有鼓风机高速运转,才能让氦气高速通过堆芯并带走热量。高温气冷堆的顶部是加料口,底部有卸料口,这意味着,即使核电站还在运行,换料时也无须停堆。。中国高温气冷堆技术已经领先世界了吗? 据报道,核科技作为重要的科技领域,备受社会关注,目前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报道称,高温气冷堆技术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具有安全性、设备国产化率高、模块化设计适应中小电网、用途广泛等特点,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据测算,一座400兆瓦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家庭。据悉在2006年,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目前,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联合清华大学,通过一系列优化、改进工作,立足提升经济性,开发、设计了60万千瓦商用高温气冷堆。此外,国内重点推进的后续商业化项目—浙江三门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由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清华大学等组成的联合团队,已经启动沙特高温气冷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并与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启动了项目前期合作。希望中国的核电技术可以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看看这种谣传小道消息是如何被打脸的:清华搞的那个高温气冷堆是不是要黄了发表于 2011-1-23 20:39最近在xx河上看到,“山东石岛湾那个原本是打算上高温气冷。后来改了AP1000,CAP1400。石岛湾的高温气冷一直拖着,清华还在忽悠着上。“清华恶劣的是,本身那个小试验堆就出了问题,无法保证满功率正常运转。(开了一阵,就一直停机。还忽悠建大的。引号内的都是西西河里的文字,具体情况不了解。前几年听说是要在山东建示范堆,但是现在一直没消息,是不是真的黄了?山东,西西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具有固有安全性,系统简单,发电效率高,用途广泛,具有潜在经济竞争性,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是能够适应未来能源市场需要的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堆型之一。由清华大学自主设计建造的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核电站,已于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运行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具有模块式高温堆特点的实验电站。为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化示范工程建设,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重大。我国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高温气冷堆的研发? 中国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核能在中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正在成为核电发展的中心,并为全球核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建机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在三代堆型中,既有从国外引进的AP1000、EPR,也有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CAP1400。其中,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因具有第四代核电安全特征受到世界瞩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和德国开始研发高温气冷堆。从70年代中期起,清华大学核研院开始进行高温气冷堆的研发。2004年9月底,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清华大学核研院在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上进行了固有安全验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严重事故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和机器的干预,反应堆能保持安全状态,并将剩余热量排出。美国核学会前任主席克达克教授对这一安全实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这个高温气冷实验堆的技术及安全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王大中的主要经历 王大中(1935-),河北昌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1994-2003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题图)。孙维案件期间担任清华校长。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2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20世纪60年代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实验反应堆的研究与建设。80年代,主持领导建成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在我国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近20年来,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7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积极倡导和主持领导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发展工作。在西德于利希核中心从事高温堆研究时,提出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可使模块堆的单堆功率提高一倍以上,获德、美、日等国发明专利。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的首座10兆瓦高温气冷堆 早在20世纪70年代,清华大学核研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已开始对高温气冷堆进行探索。1980年初德国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概念,使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多用途的特点。清华大学核研院敏锐地认识到,这种堆型代表着国际核能发展的方向,立即开展了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工作。1986年,高温气冷堆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1992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决定2000年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建成一座热功率为1万千瓦(10兆瓦)的高温气冷堆。2000年12月,在科技部、教育部的领导和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核研院在建成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首次达到临界。2003年1月,该气冷堆实现了72小时满功率并网发电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模块化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由20多个系统、几百个设备组成,涉及到十几个学科,只有通过系统的集成,才能将这些单个的系统组建成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核反应堆系统,才能将各项创新的技术成果变成为一项有应用前景的工程技术。HTR-PM的技术特点 1,世界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发展从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Dragon)于1964年在英国投入运行开始,高温气冷堆已走过了40多年的风雨历程,世界上多个国家都相继建造了各种类型的高温气冷堆。随着“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概念的提出,高温气冷堆逐渐以其特有的安全性、用途广泛及随着模块式高温堆概念的提出而具有的小型化、投资少、建造周期短等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高温气冷堆是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安全特性的先进反应堆,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有核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高温气冷堆技术用于发电与制氢。2005年美国能源法案要求能源部必须在2021年前开发并示范利用高温气冷堆技术进行发电和(或)制氢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法国的法马通公司也在积极开展高温气冷堆技术研究,并已参加美国爱达荷高温气冷堆项目的投标;日本已经建成了高温工程试验研究堆HTTR用于研究高温气冷堆技术和高温制氢技术;俄罗斯与美国共同开发利用高温气冷堆烧钚(Pu)的研究;南非已经开展了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前期工作,目前政府正在加大投入促进项目尽早开工;韩国政府已经决定在2015年前投入16亿美元发展高温气冷堆。2,中国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发展在我国“863”计划支持下,清华大学10。

#高温气冷堆#核反应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