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最大莫过于心死? 什么莫过于此心死

2021-03-11知识1

什么最大莫过于心死? 应该是哀莫大于心死。2113解释:现代意5261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4102,麻木不仁。也就是1653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该成语,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示例】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我们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要知道哀莫大于心死。

哀大莫过于心死 上句是啥来着?

哀大莫过于心死是什么意思? 心死\"指心bai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du拔。zhi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最dao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专消沉到属不能自拔。“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死”是一种封闭似的自恋情结达于极点的心理状态。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伤心到了底绝对没有眼泪了

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是什么意思

哀大莫过于心死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最可悲哀的事,莫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035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也就是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古义是指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如孟子“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意思是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源自战国庄周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扩展资料近义词1、心灰意冷解释:指谓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至极,失去了进取之心。读音:xīn huī yì lěng。引证:清代吴樾《与妻书》:“吾知其将死之际,未有不心灰意冷。翻译:我知道我即将要死了,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引用: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L先生大为心灰意冷,法西斯的气概顿然消失,披发入山去做和尚去了。例句:一个人在心灰意冷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得积极起来。2、心如死灰解释: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读音:xīn rú sǐ huī。引证: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

有句话怎么讲的:什么什么莫过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

有句话叫什么莫过于心死 哀2113莫大于心死-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5261志消4102沉到不能自拔.心如死灰1653.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耳”,通过田子方与魏文侯的对话,称赞东郭顺子处处循“真”的处世态度。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声矣”,批评“明乎礼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体道无言的无为态度。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写孔子对颜渊的谈话,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东方而入于西极”那样地“日徂”;所谓“日徂”即每日都随着变化而推移。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达“至美至乐”的主张,能够“至美至乐”的人就是“至人”;怎样才能“至美至乐”呢?那就得“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而“游心于物之初”。第五部分至“可谓多乎”,写了一个小寓言,说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动人”,指出应当爵禄和死生。

莫过于心死前一句是什么

什么最大莫过于心死? 什么莫过于此心死

#什么莫过于此心死#哀大莫过于心死的意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