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现代第一藏书家

2020-07-26知识6

古代有哪些藏书家和藏书楼。藏书又什么特点? 藏书楼,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中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如汉朝的天禄阁、石渠阁。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民间也建造藏书楼。浙江。中国十大藏书家,可有绢书收藏? 中国十大藏书家,有没有古籍这个问题真的不是我们能够去回答的。毕竟像收集古籍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来讲一下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怎么样的津门著名藏书家曲振明回忆当年“读书之难”时,连连感叹“羡慕生活在书籍海洋中的年轻人。他感慨道,有书读的日子真的太幸福了。“我上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小说只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金敬迈《欧阳海之歌》,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少数几部。由于无书可读,借书、读书成为他少年时的奢望与追求。“我曾有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卡,但外借图书少得可怜,只能借到鲁迅、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少数作家的作品。许多文学名著只能依靠朋友之间串换,当时能读到一本完整的书十分不容易。因此经常看一些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书。“30多年前想看书是要付出代价的。谈笑间,曲振明忆起青年时期百般求书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记得曾从同学手中借到一册钢笔手抄本《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于是让所有想看书的人帮助抄写。就这样,大家进行分工抄写,又传抄成一册。读书之难使他幻想着将来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尽情地享受坐拥书城的乐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为一种心灵活动,读书历来被视为雅事乐事。古人说。我国古代的藏书情况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两干多年前。从周朝的王室文库到秦汉时期的石室、金匮、石渠阁、天禄阁、兰台、东观等等,都足国家级的藏书楼。历代统泊者和学者都非常重视书辅的收藏、研究和整理,版本目录、校勘集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到了清朝此项事业引非常发达,清政府拥有七大藏书楼,皆以文字为首,第二个字为水字旁,象征着中华文化源流流长,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溯阁、文谰阁。\\搜集了当时几乎全部的书籍。随着封建文化的繁荣,在官府藏书之外,从南北朝时代起,出现了私人藏书家建造藏书楼的现象。到唐代,私人藏书家开始为藏书楼命名。到了宋代书院大兴,又出现了书院藏书的现象。在当时最著名的四人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里均有大量的藏书。但是不论上述哪—.类藏书机构都足以藏为主,书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享用,只供士大夫阶层著书立说而用,一般儒生和老百姓是很难看到的。而且所藏的书籍因受到中国传统学术门类结构的制约,读经、解经的书籍占了压倒多数,自然科学、工艺技术方面的书籍很少。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渠道和范围受到限制,占代藏;t5楼的图;t5利用律极低,社会教育。清末官员盛宣怀,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多少个第一?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更是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十一个“第一”。1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鸿章采纳,李鸿章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是盛办理轮船航运的开始。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从此他开始正式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他经营下,“招商局船只林立,怡和、太古企图独霸江上航运的气势被压下去”。轮船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自1872年至1949年结束,77年间轮船招商局是自强运动中开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打破了晚清洋务企业纯粹官办的格局。资本共计420余万两,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2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1879年,李鸿章首先架设了大沽至天津的电报线。1880年10月,又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盛宣怀为总办,同时附设电报学堂。1881年5月开始架设津沪线,12月竣工。1883年春开始架设沪粤线,次年夏全线通报。电报总局也迁往上海,在各地设分局、子局、子店、报。近代藏书家 唐 (tāo)写过一首诗“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购得清河一卷 清河(评分人数不足)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舟小回仍数,楼危凭亦频。燕来从及社,蝶舞太侵晨。绛雪除烦后,霜梅取味新。年华无一事,只是自伤春。近代杭州藏书家名 以下摘自《杭州市志—藏书家》五、清 代清代杭州的藏书事业进入鼎盛时期。赵氏“二林”(兄谷林、弟意林)的小山堂藏书数万卷,其中多精品,人称“谷林小山堂图籍埒于秘省”。瓶花斋主吴焯,藏书既丰富又精良,在当时的藏书家中颇有声望。他搜集的《江湖集》有64家、95卷之多,所藏之书宋、辽、金、元、明五代齐全。吴焯死后,其子吴城、吴玉墀亦好藏书。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吴玉墀进呈佳本305种。道古堂主杭世骏,“藏书之富,甲于武林”。王瞿《道古堂集序》说:“堇浦于学无所不贯,所藏书拥榻积几,不下十万卷”。他还建补史亭作藏书之用。振绮堂主汪宪,乾隆年间著名藏书家之一。其子汪汝王粟继承父志,亦好藏书,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他呈书219种。据《振绮堂书目》载,汪家藏书有3300余种,6.5万卷之多。知不足斋主鲍廷博,家藏书主要依靠收购和抄录当时两浙著名藏书楼的珍本异籍,藏书达万卷。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他命子进呈藏书626种。寿松堂主孙宗濂,以藏善本、精本闻名于世,所藏《汉书》(宋刊本)为当时仅见。孙宗濂死后,其子仰曾亦酷爱藏书,家藏益富。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应诏进呈藏书230种。八千卷楼主丁丙为当时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八千卷楼。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在历史上有什么名人吗? 张静江,为四象之一的张家,曾出巨资支持反清革命活动,孙中山称之为奇人、革命圣人,曾题“丹心侠骨”相赠。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为四象之首的刘家。体育教育家徐一冰,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徐舜寿,教育家、实业家顾乾麟博士,作家徐迟。历代名人辈出,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现有全国有影响的浔藉专家、学者8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9人。想请教一下下面的藏书印分别属于哪位藏书家啊? 属于篆刻艺术。藏书章又称藏书印,是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印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藏书章形状多半是正方形和长方形,也有其他不规则形状。现代图书馆的藏书章形状多样,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还有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等。藏书章的用料也有多种,有木质、石质、金属、动物骨、象牙、塑料、有机玻璃等等。而篆刻艺术,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藏书章属于篆刻艺术,作为印章,藏书家在藏书章上除了篆刻名号外,往往还留有别的文字,用以反映藏书者的人品和气质。扩展资料篆刻艺术的历史渊源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时代。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

#四库全书#盛宣怀#李鸿章#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