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宋对辽40年小规模战争 为什么金灭辽只花了十几年,而大宋却始终没有灭辽呢?

2020-07-27知识8

北宋、辽国、金国都很强大,为什么不灭了弱小的西夏呢? ? 不得不说,西夏一开始的兵峰很强盛,强大到辽国和北宋不敢轻视他。但你要是说三国灭不了西夏,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且不说辽国和金国,就是后期军事孱弱的北宋,在徽宗期间已经磨炼出了七万战斗力惊人厢军西军。而且原本在征讨方腊之前,徽宗本是打算用西军收复河套的,事实证明,西军确实有这个实力,因为在整个抗金战争初期,只有西军挡得住金军的铁蹄。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宋徽宗太作,惹得农民起义不断,宋军也不至于调西路军去平叛,那北宋很有希望剿灭西夏,夺回西北马源地和河西走廊。至于辽国在西夏初年李元昊时期,便已经对西夏造成了严重威胁。当时西夏为了增强实力,不断的从辽地接纳党项人。在宋夏战争关键时刻,辽国兵分两路,一路企图从宋朝获得更多好处,一路警示西夏,意思是你在胡闹我随时灭了你。至于为啥不灭夏是因为完全没那个必要了,辽国已经有近饱和的资源,不需要在攻略土地了。金国在灭辽时,便已经确立了和西夏的臣属关系。之后虽然西夏总是对金国心怀不满,但是不对等的国力和缺少宋朝的支援,使得西夏只能臣服金国。因为女真人少,对于当时富裕的中原都无法有效控制,就更不要说去管一个地偏人少的西夏了。而相比于西夏,富裕的宋朝更有吸引力,因此。为什么金灭辽只花了十几年,而大宋却始终没有灭辽呢? 这个问题需要拆分一下。一,宋初为什么不能灭辽?正如楼上所说,辽是个大国。辽不同于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北宋、南宋、辽和金是什么关系? 北宋与辽五代时期契丹人就建立了称为“辽”的国家,辽是东北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北宋和辽是两个并立的政权,是兄弟关系,两国进行过多年的边界战争,互有胜负,通过澶州之战,达成和议,签订澶渊之盟,辽撤兵,送给辽岁币。后来,女真人从辽国北部崛起,女真建立了金,灭掉了辽国,建立了金政权。辽人强盛的时期征服了女真,但是没落的时候反而被女真给灭亡了。宋与金金灭掉了北宋政权,北宋灭亡后由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即位,在临安(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先战后和,达成和议(史称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通过一系列的和议,暂时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经济,但是宋各个朝代的岁币增加了宋朝百姓的经济负担。北宋与西夏西夏在北宋西北建国,西夏与北宋进行了将近100年的战争,然后宋夏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北宋与西夏是君臣关系,西夏是西北的一个政权。南宋与蒙元金朝征服辽人的时候,顺便征服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谁知这个游牧里出了一个铁木真,整合了游牧民之后联合南宋把金朝给灭了。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后,蒙古人南下又灭掉了西夏,吐蕃,大理,最终蒙古人灭掉了南宋,称霸中原,史称元朝。[图片、资料。北宋与西夏大战的时候,辽国为什么不趁虚而入? 辽国插手了,刚开始它支持的是西夏,到后期又与西夏交恶,刀兵相见。1031年,李元昊迎娶了辽国的兴平公主,辽封李元昊为驸马都尉。1032年,辽封李元昊为夏国王。在宋和夏交战的时候,李元昊为了不两面受敌,和辽国尽力保持和好关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关系在一点点的恶化。夏国企图利用辽国的关系压制宋朝,而辽国则想利用西夏来换取宋朝的更多的利益。1042年,辽趁宋朝两次大败的机会,向宋朝提出割地的讹诈要求。最后双方和谈,最后签订和约,宋每年向辽增加岁币20万,辽对夏约束,并让其向宋纳款。辽以夏的宗主国自居,出卖西夏的利益,引起了西夏的不满。再加上其他的利益冲突,终于在1044年发生了河曲之战。此战李元昊打败了辽兴宗亲率的十万大军。后向宋献俘,三家基本进入停战状态。辽国在宋夏交战之时,不是没有动作,它是想利用外交讹诈的手段去获取最大的利益。为什么宋朝的国土面积小呢?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朝代里,宋朝的面积是最小的,所以只有宋朝不被认为是“大一统”王朝。北宋的面积只有不到300万平方公里,南宋只有200万平方公里。北宋的统治疆域大概是北至长城以南,东南至大海,西至关中及四川中部,至于云贵及川西则不为宋朝所有。东北新疆蒙古西藏甘肃青海这些地方更是想都不用想。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宋朝的自身原因。宋朝是靠篡权建立的。这个说法虽然不太好听,但是这是事实。是赵匡胤欺负人家后周的孤儿寡母,黄袍加身当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本身并不像其他朝代的开国之军那样打天下武功赫赫。称帝以后,宋太祖就定下了当时的宋朝战争方略—先南后北。当时的中华大地正是五代十国时期,疆域四分五裂。南方还有南唐后蜀等多个政权,宋太祖想一统天下,从南方汉地开始。这个政策在当时的宋太祖眼里没有错,但在后来的历史学家眼里则是大错特错。因为就在北宋南征的时候,正是辽国著名的“睡王”耶律璟的统治时期。此人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集合历朝历代的昏君缺点于一身。极度嗜酒,残暴嗜杀,喝起酒动辄一个月没有清醒的时候,而且极度昏庸。这么一个皇帝,想想也知道他的统治是什么样子,当时的辽国。为何北宋一直畏惧大辽? 因为宋军和辽军作战,大多数都是战败的,能打胜辽军的将领不多,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内部不够团结,武将多主战,文臣多主和。武将大多想通过打仗建功立爵,很少有像岳飞这样真正是为了收复国土而战的。文臣主和的原因宋朝施行的是高薪养廉,所以他们的工资很高。战争一打,所有的资源肯定要优先考虑战争前线,这样一来,他们的奶酪就会被动了。第二因为国家主要管理人员的不合,主战主和,导致执政者内心的摇摆,这种状态,多多少少会影响士气。第三怯战,宋朝对辽怯战是延续了很长时间的,想想赵匡胤他们两个兄弟,燕云十六州都没收复回来,后期多次打仗,宋军败仗居多,所以很多人怯战。辽,金,西夏,北宋,南宋相互间的战争 辽宋战争:979年,宋朝进攻北汉,辽军支援北汉,两国正式开打。北宋打败辽军,消灭北汉,并乘胜进攻辽国。但先胜后败,在高梁河功亏一篑。986年,二次伐辽,又败。在北宋。宋朝时候的辽国金国在现在哪里? 无论是辽国,金国,还是宋朝,因为战争的原因,其疆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总体上来说,辽国、金国、宋朝,其疆域版图都有一个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的过程。就辽国而言,它是生活在中国北方契丹民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契丹发源于东北,唐末逐渐走向统一,916年,契丹部落联盟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后改为“辽”,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石敬瑭造反,与后唐作战,为了打败后唐,向辽国请求支援,承诺在事成之后,割让燕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给契丹,辽太宗耶律德光正愁没机会南侵开疆拓土,立即答应,派兵南征,果然帮助石敬瑭打败了后唐,石敬瑭遂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从此对辽自称“儿皇帝”。石敬瑭死后,其养子石重贵不愿臣服契丹,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于947年打下了后晋首都开封,灭亡了后晋。伴随着中原五代十国时期的乱局,和赵匡胤建立北宋的过程,这一时期,辽国至于全盛,其疆域至于整个黑龙江流域和蒙古高原,包括今天的东北三省、内蒙古中东部、朝鲜北部、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西至阿尔泰山,当然,还有燕云十六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部分,总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两宋时期,辽国的。

#中国古代史#南宋#宋朝文化#李元昊#战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