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中医上如何区分血热症和气虚血热? 气分大热证病例

2021-04-10知识1

温热病气分热症(四大症)?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

在中医上如何区分血热症和气虚血热? 血热,2113指血分有热,血液运5261行加速,甚则血液妄行而致出血。多由于邪4102热入于1653血分所致。如外感温热邪气,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皆能导致血热;温热病的营分证和血分证;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火,伤及血分,亦可导致血热。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内火炽盛,郁结血分,即可形成血热证候。临床可见身热以夜间为甚,口干不欲饮,心烦或躁扰发狂,或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过多,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气分实热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烦渴引饮,汗多、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一、气分热盛(多见于流感、乙型脑炎等)。主证 具有气分病的特征,并出现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舌苔黄干,面赤,心烦,谵语,抽搐等。辩证 本证为气分热盛,故大热面赤,里热灼津,则大汗。大热,大汗伤津则大渴。热扰心神则心烦谵语。热极生风则抽搐。治法 清热生津。方例 白虎汤。(参看方剂)二、肺胃蕴热(见于某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等)。主证 具有气分病的特征,并有咽干灼痛,声音嘶哑,咽喉有腐烂白点,颈项肿胀等。辩证 肺胃之热上蒸咽喉,故咽喉干热灼痛,声音嘶哑。引起肝胆之火上攻,夹痰凝聚,致颈项肿胀,咽喉有腐烂白点。治法 宣肺清火泄热。方例 清咽利膈汤、薄荷、牛蒡子、甘草、金银花、玄明粉、大黄三、邪热壅肺(见于某些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脓疡等)。主证 具有气分病的特征,并有咳喘胸痛,痰多黄稠,汗出热不解。辩证 风热之邪伤肺,煎灼津液成痰,痰热阻肺,肺失清肃,出现咳喘胸痛,痰黄粘稠。里热无表证,故汗出热不解。治法 宣降肺热方例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胸膈郁热。

#气分大热证病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